她相信,只要她跟著好好干,絕對能賺錢。
程嬸子答應后,回來就把攢的錢拿了出來。
她男人皺著眉杵在門口,看她從床底拿出裝錢的小箱子,沉默好一會兒才說:
“孩他娘,這箱子里可是咱們給孩子攢的上學錢。”
“這些年,咱們省吃儉用,只有逢年過節桌上才有點兒葷腥,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你可想好了,要是真的賠了,咱們這幾年的辛苦就白費了。”
大兒子明年就要上高中,過兩年就得考大學。
上大學可是要好多錢的。
他自認是個沒本事的,只會出苦力掙錢,月月掙的錢只勉強夠家里過日子。
要是活兒少,賺不到幾個錢,還得靠媳婦沒日沒夜的做針線活兒補貼家用。
他們夫妻倆攢的這一百塊錢,真是從牙縫里生出來的。
這錢要是賠了,想攢回來不知道得多久呢。
程嬸子拿著錢的手一頓,粗糙的雙手突然往錢上摸了摸。
幾秒后,她扭頭看向自家男人,問:
“孩他爹,你還記不記得前幾年咱們弄的魚塘?”
程老五眼底閃過后悔,聲音沉重:“當然記得。”
那時,他們已經不用再掙工分了。
家家戶戶都分了地,大多都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也有部分村里人去城里找活兒賺錢。
程老五是個老實本分的,沒有大志向,就想踏踏實實種地,跟媳婦兒一起把幾個孩子拉扯大。
直到有天,大兒子在飯桌上說自己以后要好好讀書,努力考大學,他才改變了想法。
他跟媳婦兒在這小小的村子里待了幾十年,已經習慣了這種日子,但他們的孩子還小,以后不一定要跟他們一樣待在村兒里。
程老五沒上過幾天學,但也知道,能上大學的都是有出息的。
既然孩子想努力考大學,那當父母的就得想辦法供他們。
程老五讓媳婦在家照看好孩子,開始起早貪黑的進城干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