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挨餓,這樣的嚴寒對于他們也很難熬過去。
孟奚洲指揮著家丁,架起熬粥的鍋,隔開心急的人群,不一會兒,熱氣與粥的香氣彌散開來,稍稍驅散了孟奚洲心頭的幾分焦灼與寒意。
她看著那升騰的白霧,不由想起了前世。
她最后一次從小河村逃出來時,已是油盡燈枯,虛弱得風吹就倒。
若不是恰好遇上一群同樣北上的難民,借助他們的隊伍掩護,她很可能又被張成帶人逮回去了。
因為她的屢次逃跑,張家對她看管得愈發變態,直接將她用鐵鏈栓起來,一天只喂一頓餿飯,就是要讓她徹底失去反抗和逃跑的力氣。
但她還是拼著最后一口氣,撐著那副身子跑了出來,混在那群目的地也是京城的難民之中,一路向北。
那些人,大多沉默寡言,幾乎不交流,也絕不會互相分享任何食物,甚至常常為了一點別人丟棄的食物殘渣而打得頭破血流。
然而,當有人實在走不動落在后面時,總會有人伸手拉他一把,當有人不慎摔倒時,也總會有人默不作聲地將他扶起。
她就這樣一步步捱回了京城。
鍋中的熱氣倒映在她深不見底的眼眸中。
她今日前來施粥,只是順心而為,她無比清醒地知道,施粥其實只是能給他們幾頓飽罷了。
如今這世道,根源不除,流民難民只會越來越多。任何人的慷慨解囊,都不過是杯水車薪。
但她想,能做一點,便是一點。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幼時啟蒙,先生所授的這句話,她至今未曾忘卻。
也許……她應該好好去戶部做官,尋找一下解決之法。
曾經在戶部短暫掛職時,她用的是孟南意的身份,如今孟南意已經被圣上納入了后宮,官職也已經由另外的人頂上。
不得不說,圣上納孟南意這件事確實震驚了朝堂,因為她不僅是太子未婚妻的孿生姐妹,更是在朝的臣子啊!
這簡直是為君不尊!肆意妄為!
但滿朝文武無一人上書勸諫,誰都不想觸皇上的霉頭,皇上現在的脾氣越發陰晴不定了,如果不是涉及到他們的利益,基本上是什么閑事也懶得管。
既然孟南意做官的身份用不了了,她得另辟蹊徑,重新找一個以自己身份入職的機會。
粥熬好了,在家丁的竭力維持下,難民們勉強排起了歪歪扭扭的長隊,但依舊十分吵嚷和擁擠。
畢竟難民里大多數都是餓急了餓怕了的人,都害怕排隊排到后面領不到了,孟奚洲不斷強調會熬到每人有一碗為止,場面才終于消停了一些。
對于那些已經餓得無法起身的,孟奚洲便讓人將粥端到他們面前。
她一連施了幾日的粥,也終于等到了期盼已久的回音,長公主的信到了。
信中寫道,邊關戰事順利,我軍已打得蠻夷節節敗退,目前雙方即將談判,不日便可凱旋。
看到這里,孟奚洲一直懸著的心總算重重落回了實處,唇角不禁漾開一抹輕松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