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硯搖了搖頭,語氣堅定道:陳師傅的技藝確實厲害,但要是是非不分,只講面子不講道理,我覺得也沒必要結交,道不同,不相為謀,強行湊在一起,以后也難免鬧矛盾。”
他本來還想和陳師傅合作修復文物,現在看來,就算合作了,以后也可能因為理念不同產生分歧。
與其這樣,不如趁早作罷!
張局見蕭硯態度堅決,也不再勸說,轉而岔開話題。
“對了蕭大師,局里庫房還有一批文物,是這些年從民間征集來的,一直沒來得及請專家系統鑒定,你吃完飯后要是有空,能不能幫我去看看?”
“不過丑話說在前頭,局里經費有限,鑒定費一分沒有,但以后要是有文化扶持政策,比如非遺合作、文物宣傳之類的,我肯定優先考慮聚硯閣。”
蕭硯眼睛一亮,立刻答應下來。
“張局客氣了,能幫文化局鑒定文物是我的榮幸,哪能要鑒定費?咱們現在就去?”
聽到局里有一批文物,他心里早就蠢蠢欲動了!
文化局的庫房里肯定有不少老文物,說不定有能吸收靈氣的寶貝。
張局沒想到蕭硯這么爽快,連忙點頭:“不急,等吃完飯再去,我們先吃飯。”
因為是在文化局的場合,大家喝酒都比較克制,沒人勸酒,七點剛過,飯局就散了。
張局帶著蕭硯和許南喬,還有兩名負責記錄文物信息的文員,往庫房走去。
文化局的庫房在辦公樓的地下一層,門口有兩名保安值守,需要刷雙重門禁卡才能進入。
推開厚重的鐵門,一股淡淡的霉味撲面而來。
那是老物件長期存放在陰涼處特有的味道,混合著紙張、陶瓷、金屬的氣息,帶著歲月的厚重感。
庫房里擺滿了高大的金屬貨架,上面整齊地擺放著各種文物,有裹著泡沫的瓷器、纏著棉紙的青銅器、裝在玻璃框里的書畫,還有一些形狀奇特的石器。
每個物件旁邊都貼著白色標簽,標注著“待鑒定”和征集時間。
“這里大概有三百多件文物,有市民捐贈的,也有我們從古玩市場征集的,還有幾件是拆遷時挖出來的,一直沒來得及請專家細看。”
張局一邊走,一邊介紹,“今天就麻煩蕭大師幫我們把把關,要是有特別珍貴的,我們也好重點保護,安排專業的恒溫恒濕柜存放。”
蕭硯點點頭,開始逐一查看。
他的目光掃過貨架,打開虛妄之眼,很快就分辨出哪些是真品,哪些是仿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