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陳老爺子拄著拐杖走過來,“為了這點錢就要鬧翻?“
大家這才安靜下來。
“富貴,“陳老爺子看著趙富貴,“你真的要現在分錢?“
趙富貴有些為難:“陳爺爺,不是我想分,是村民們的意思。大家都不容易,盼著這筆錢改善生活呢。“
“改善生活?“陳老爺子冷哼一聲,“沒有糧食,拿什么改善?你們趙家村地勢是高一些,但也不是不需要水。按老八說的,買了水泵,兩個村都受益。“
“可是水泵那么貴,“趙大海還在嘀咕,“萬一買了不管用呢?“
“管不管用,試了才知道。“林書明站出來,“這樣吧,我個人擔保。如果水泵買來解決不了灌溉問題,損失算我的,我用自己的錢補償大家。“
“你有那么多錢嗎?“趙大海質疑。
“沒有我可以去掙。“林書明堅定地說,“展銷會的反響很好,肯定還會有追加訂單。“
就在這時,王建國從人群后面走出來。這些天他一直在老老實實地干活抵債,不敢多說話。
“我支持買水泵。“王建國突然說。
所有人都驚訝地看著他。
“王建國,你發什么瘋?“趙大海瞪他。
“我沒發瘋。“王建國低著頭說,“這些天我一直在想,林書明雖然跟我有過節,但他做的事都是為了村里好。水泵確實貴,但是長遠看,值得。“
他抬起頭,看著大家:“我在挖井的時候算過,一個人挑水,一天最多澆一畝地。兩個村兩百畝水稻,需要兩百個人挑水。可我們哪有這么多勞力?“
“但是有了水泵就不一樣了,“王建國繼續說,“一臺水泵,一天能澆二十畝地。買三臺水泵,三天就能把所有稻田澆一遍。“
眾人聽了,開始動搖。
“而且,“林書明補充道,“水泵不是一次性的,以后年年都能用。算下來,其實很劃算。“
“可是三臺水泵要三百多塊,“趙富貴說,“我們只有三百五十塊,買了水泵,就沒錢買別的了。“
“不用買三臺,“林書明說,“先買一臺,配上水管。然后用劉木匠做的水車做中轉,雖然慢一點,但是能解決問題。“
“水管也很貴的。“有人說。
“不用買鐵管,我們可以用竹子做水管。“林書明說,“把竹子打通,一根接一根,雖然會漏一些,但是能用。“
大姐這時站出來:“老八說得對。當務之急是救稻子,其他的都可以緩緩。“
“我也同意。“四姐說。
“還有我!“七姐舉手。
青山村的村民紛紛表態支持。
趙家村那邊還在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