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支書聽得入神:“老八,你這腦子真靈光!不過,錢從哪來?”
”這個我也想過了。“林書明說,”第一,可以向信用社貸款。現在國家鼓勵發展生產,貸款不難。第二,可以集資。大家一起湊錢,一起分紅。”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找銷路。”林書明強調,”東西生產出來,賣不出去就是廢品。所以要提前聯系買家。”
”你有門路?”王支書問。
”有一些。”林書明想起了蘇州的廠長和老張,”我在蘇州認識一些人,可以幫忙牽線。”
兩人聊了整整一下午,越聊越興奮。
晚上,林書明召集姐姐們開了個家庭會議。
”老八,你真要在村里搞生產?”大姐擔心地問。
”姐,這是大勢所趨。”林書明認真地說,”國家在變,政策在變,我們也要變。不能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要想辦法致富。”
”可是萬一”二姐還是不放心。
”沒有萬一。”林書明堅定地說,”我研究過政策,只要不違法,就沒問題。而且王支書支持我,大隊會給我們撐腰的。”
”老八說得對!”七姐第一個表態,”咱們不能總這么窮。我支持老八!”
”我也支持!”六姐說,”反正現在也沒什么事,不如試試。”
四姐想了想:“那我們能做什么?”
”姐姐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林書明說,”四姐手巧,可以帶頭編竹筐。五姐身體不好,可以在家養雞,不累。六姐有力氣,可以幫忙搬運。七姐聰明,可以學記賬。”
”那大姐二姐三姐呢?”七姐問。
林書明這才想起來,大姐二姐三姐都已經出嫁了,今天不在家。
”她們也可以參與。“林書明說,”到時候我去找她們談。”
第二天,林書明就開始行動了。
他先去了村后的竹林,仔細查看竹子的質量。這片竹林有上百畝,竹子長得又高又直,是編織的好材料。
”王大爺,您會編竹筐嗎?”他找到村里的老篾匠王大爺。
”會是會,但好多年沒編了。”王大爺說,”現在都用鐵桶塑料桶,誰還用竹筐?”
”城里人用。“林書明說,”城里人喜歡這種天然的東西,說是環保。”
他拿出一張紙:”王大爺,您看,如果編成這樣的樣式,在城里能賣一塊錢一個。”
王大爺眼睛瞪大了:“一塊錢?騙人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