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踱到一張空白的宣紙前,拿起筆,沾了墨,卻遲遲不落筆。他營造出一種正在思考宇宙終極奧秘的凝重氛圍,實際上腦子里在想中午吃什么。
房玄齡等人屏息凝神,不敢打擾。他們知道,太子殿下每一次這種狀態,都意味著將有驚世之言。
許久,李承乾終于開口了,聲音空靈而飄忽:“孤以為,這篇萬言書,其總綱,當為八個字?!?/p>
他頓了頓,看到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滿意地吐出了他昨天晚上想出來的,唯一一句聽起來有點水平的話。
“道法自然,無為而治?!?/p>
說完,他便將筆放下,一副“你們自己體會”的表情,坐了回去。
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一眼,眼神中瞬間爆發出智慧的火花。
“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房玄齡喃喃自語,“臣明白了!殿下的意思是,此次救災之策,其根本思想,并非朝廷強行干預,而是順應‘人性’與‘市場’的‘自然’規律!‘災民求生’是人性,‘商人逐利’也是人性。朝廷所為,看似無為,實則只是搭建了一個平臺,一個規則,讓這兩種人性,能夠在這個平臺上,自行運轉,最終達到‘人得救,貨流通’的‘治’!高!實在是高!”
杜如晦立刻補充:“沒錯!這八字總綱,直接點明了‘以人就糧’與‘救災券’的哲學內核!‘以人就糧’,是順應災民求生之‘自然’。而‘救災券’,則是以朝廷信用為引,行‘無為’之策,撬動民間力量。殿下,這八個字,便是我等撰寫此文的定海神針啊!”
李承乾面無表情地點點頭,心里已經樂開了花。
很好,之‘骨’。孤只問你一句,錢糧的本質是什么?”
戴胄一愣,這個問題太大了。他想了想,謹慎地回答:“回殿下,錢者,交易之媒介;糧者,生存之根本?!?/p>
“膚淺。”李承乾毫不客氣地吐出兩個字。
戴胄一張老臉漲得通紅。
李承乾繼續用那種神棍的語氣說:“錢糧,皆為‘流轉’。死水一潭,便是廢銅爛鐵;囤積居奇,便是索命之刀。唯有流轉,方能活國,方能活民。你便以此為‘骨’,論述‘救災券’如何打破錢糧壁壘,引死水為活泉?!?/p>
戴胄聽得渾身一震,如遭雷擊。之前他還只是覺得“救災券”是精妙的術法,此刻被太子這一點撥,瞬間上升到了“道”的高度!“流轉”二字,仿佛一道閃電,劈開了他數十年的財務認知。
“臣……臣領悟了!臣,遵旨!”戴胄激動得聲音都變了。
搞定一個。
李承乾又看向魏征:“魏師傅,你是諫官之首,天下風骨所在。此文之‘氣’,便由你來立。孤也不問你大道理,孤只問你,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水’,是什么?”
魏征想也不想,傲然道:“是民心!”
“是,也不是。”李承乾搖了搖手指,“水,無形無常。順之,則為民心;逆之,則為洪流。我等救災,非僅僅是施恩,更是‘疏導’。疏導得當,則洪水可為灌溉之利。此文中,你要論述的,便是朝廷如何從‘堵’的舊思維,轉向‘疏’的新境界。告訴天下人,我大唐敬民,非敬其順,更敬其力!此為文章之‘氣’!”
魏征渾身巨震,他一生都在勸諫李世民要重視民心,要愛民如子,但從未想過,可以從“疏導民力”這個角度來闡述君民關系。這比單純的“愛民”,格局大了何止十倍!這已經不是仁政,這是真正的“王道”!
“臣……受教!”魏征對著李承承,行了一個大禮。
最后,李承乾的目光,落在了那個最擅長腦補的張玄身上。
“張玄?!?/p>
“臣在!”張玄激動得臉都紅了,他知道,最關鍵的部分要來了。
“這篇文章,總綱、骨、氣皆備,還缺一樣東西——‘神’?!崩畛星粗?,一字一句地說,“你,就來寫這個‘神’。你就告訴全天下的人,這一切的源頭,這所有的智慧,都來自于三個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