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造神!
而他,就是被架在神壇上,下不來的那個神!
他癱在椅子上,感覺自己渾身的力氣都被抽干了。他仿佛能看到,父皇李世民在看到這份賬本和聽聞“太子心學”之后,那張寫滿了“吾兒麒麟也”的欣慰臉龐。他仿佛能看到,魏王李泰在得知消息后,那張由狂喜轉為驚愕,再轉為嫉妒和絕望的扭曲面孔。
他甚至能預見到,明天早朝,魏征那老頭會如何聲淚俱下地贊美他“以尋常小物,教化天下萬民,實乃圣君所為”。
絕望。
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入骨髓的絕望,將他緊緊包裹。
……
第二天,早朝。
一切都如李承乾所料,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官營拍賣行的主官張玄,在朝堂之上,用一種近乎傳教的狂熱語氣,匯報了第二次拍賣會的“盛況”,并闡述了“格物致知,道在尋常”的偉大思想后,整個太極殿都沸騰了。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看著那份詳細到令人發指的報告,聽著那些被賦予了各種“深意”的拍品故事,他沉默了。
他不是震驚于掙了多少錢。
區區萬貫,他還看不上。
他震驚的是,他的兒子,他的太子,用一種他完全無法理解的方式,掀起了一場席卷整個長安上層社會的“思想風暴”。
他讓侍郎夫人懂得了“賢德”,讓百戰老將懂得了“忠誠”,讓滿朝文武,開始研究一張畫里的“治國大道”。
這是什么?
這不是馭下之術,這是牧人之術!
是于無形之中,重塑所有人的價值觀!
李世民的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了隊列前方面無表情,仿佛靈魂出竅的李承乾身上。
那眼神,不再是之前的贊許和玩味。
而是一種……一種深沉的,混雜著驕傲,欣慰,以及一絲絲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忌憚。
他發現,自己好像越來越看不透這個兒子了。
而此時,李泰的臉色,已經變得慘白如紙。
他精心準備的,彈劾太子“懈怠懶政,玩忽職守”的奏疏,此刻就像一塊烙鐵,揣在懷里,燙得他坐立不安。
彈劾?
怎么彈劾?
說太子懶?人家那叫“無為而治,垂拱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