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良苦?
這幾個字在他腦海中反復回響,與兒子之前那番“退出是為了保全李氏血脈”的言論交織在一起。
瞬間,一種名為“感動”與“愧疚”的復雜情緒,漲滿了帝王之心。
朕的兒子,為了朕,為了大唐,竟然背負了這么多?
他寧愿讓天下人誤會他是個貪圖享樂的庸人,也不愿讓朕和朝堂陷入猜忌的漩渦。
而朕,剛才竟然還想用馬鞭抽他……
李世民的眼眶,竟控制不住地微微泛紅。
他長長吁出一口氣,那口氣中,有欣慰,有驕傲,更多的,是一種哭笑不得的寵溺和無奈。
“逆子……”
他喃喃低語,語氣里再無半分怒火。
“罷了。”
李世民揮了揮手,做出決斷。
“河北道災情,十萬火急。就按承乾的方略辦!玄齡統籌,克明后勤,輔機聯絡,不得有誤!”
“臣等遵旨!”三人齊聲領命。
“至于承乾……”
李世民頓了頓,嘴角勾起一道無人能懂的弧度。
那笑意里,有算計,有欣賞,更有一絲老父親的狡黠。
“他不是想要封地,想要錢,想要美人嗎?”
“朕,偏不給他!”
“他不是想當甩手掌柜嗎?”
“朕,也偏不讓他如愿!”
李世民的聲音陡然拔高,帝王的威嚴充斥著整座大殿。
“傳朕旨意!”
“太子李承乾,獻策有功,然言行無狀,功過相抵,禁足照舊!”
“但!其所獻之策,由其本人全權負責!”
“著太子李承乾為‘河北道賑災總制’,節制河北道一切賑災事宜!”
“所有相關奏報,先送東宮,由太子批閱后,再呈送御前!”
“所有賑災錢糧調度,須有太子手令方可執行!”
“朕,要他親眼看著,自己的方略,如何救萬民于水火!”
此旨一出,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三人,全都僵在原地。
隨即,一種混雜著敬畏與震撼的神情,浮現在他們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