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景宏看著那些瓶瓶罐罐,突然想起警校老師說過,文物鑒定的關鍵就在于細節。
老物件的包漿是自然形成的,有層次感;而假貨的包漿往往是均勻的,沒有歲月的痕跡。
他忍不住問:“那行家要是仔細看,會不會發現破綻?”
“所以得做全套。”寸文山從懷里掏出個印章,上面刻著“乾隆御制”四個字,“這是我以前刻的假章,蓋在罐子底部,再用茶水一泡,看著就像老款式。”
“那些想撿漏的人,一看到這章子,眼睛都直了,哪還會細看別的地方。”
他把印章往罐底一蓋,果然出現個暗紅色的印記,和真的款識很像:“這印泥也有講究,得用朱砂混合蓖麻油,再摻點鐵銹粉,蓋出來的顏色才會看著陳舊,不像新印泥那么鮮亮。”
龍楚雄在一旁聽得昏昏欲睡,打了個哈欠:“你們聊吧,我先睡了。”
“反正你們做出來我負責賣就行,保證把價喊得高高的。”
寸文山沒理他,繼續對段景宏說:“造假不僅要懂工藝,還得懂歷史。”
“比如這尊玉佛,咱們得說是清代乾隆年間的,那時候佛教盛行,宮里確實造過不少玉佛。”
“但不能說太大,就說是民間藝人仿的,這樣就算有破綻,也能找借口圓過去。”
他從行李里翻出本線裝書,封面上寫著《古玩圖譜》:“你把這本書拿去看,尤其是里面的紋飾部分。清代的龍紋是五爪,明代的是四爪;宋代的瓷器花紋多是纏枝蓮,元代的則喜歡用牡丹。”
“這些都得記牢了,不然造出來的假貨年代對不上,一眼就被看穿了。”
段景宏接過書,只見里面印著各種古董的圖樣,還有詳細的注解,甚至連不同年代的釉色差異都標得清清楚楚。
他心里暗暗佩服,沒想到這造假背后還有這么多學問。
“明天孟蓮把東西買齊了,咱們就在客棧后院開工。”寸文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學,這門手藝學會了,走到哪兒都餓不著。”
段景宏點了點頭,把書小心地放進懷里。
他看著桌上那幾樣不起眼的假貨,突然覺得它們仿佛變成了寶貝。
或許,這就是寸文山的本事,能把廢品變寶貝,也就是變廢為寶。
能把一文不值的東西,變成價值連城的“古董”。
窗外的夜市漸漸安靜下來,只有遠處傳來幾聲狗吠。
段景宏知道,從明天起,他們就要開始一場新的“戰斗”,而這場戰斗的武器,不是刀槍,而是智慧和手藝。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學會這門造假的本事,但他同樣也很明白,自己如果想要在這勐拉城生存下去,就必須適應這里的各種規則,哪怕這些規則并不光彩。他也必將慢慢的成為寸文山的心腹,等到寸文山給他透露出背后的人后,他慢慢將其報告給警方那邊,讓警方能夠有把握跟絕對證據,陸續把這些該死的文物走私販子全部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