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姜立在兩個發動機中間又畫了一個發動機,形成三個發動機的樣式。
“這樣,洲際導彈發射時所需的動力將不在是問題。”
門曉眾人雙眼一亮,死死的盯著三個發動機簡易的設計。
對啊,洲際導彈的發射,為了滿足導彈的初始發射速度,就在于動力問題上。、
現在有了三個發動機。
還是可控核聚變提供發射動力!
眾人想通這關,點頭贊同道。
“對對對,你看我們,忘記了可控核聚變技術問題!”
“”
姜立聽到這話,笑了笑,隨后又繼續繪制。
他將戰機龍骨下方原有的十二個搭載位去除,將搭載位合并成一個大型的掛載位。
然后道。
“你們看,一般戰機有多個武器搭載位,為了滿足洲際導彈的發射,這些搭載位自然要給洲際導彈妥協。”
“去除其余搭載位即可。”
門曉看著姜立的圖紙,聽著介紹,怕了拍他的肩膀贊揚道。
“好小子,你這寥寥幾筆,就找到解決了辦法看來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啊。”
門曉眾人都是龍國科研方面的頂尖人才,此時聽到姜立簡單幾筆解決洲際導彈掛載殲三十的問題,當下也十分佩服。
這幾筆雖然看著簡單,其實,其中關于三個發動機串聯問題。
戰機掛載的材料問題。
戰機發射洲際導彈的平衡問題等等仍然需要解決。
但是,姜立的手筆,卻給眾人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思路。
打開了思路,后續問題自然能夠一項項解決。
姜立聽著門曉的贊揚,只是笑了笑,隨后他繼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