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實現高溫高壓的環境,讓氚氣和氘氣發生可控核聚變。”
“目前我們已知的有八種方式,例如,磁約束聚變,慣性約束聚變,高能粒子加速器,爆炸壓縮,超導磁體技術,或者從材料科學上下手,等離子體加熱技術,還有先進的控制系統”
“而我結合了幾種技術,達到相關條件,分邊是利用托卡馬克技術,還有仿星器技術,結合特制的陶瓷來實現裝載問題。”
“然后再利用計算機模擬和控制系統,精準控制等離子體,確保兩個氣體在高溫高壓下穩定進行。”
“然后再點火裝置上,我使用壓縮的高能激光”
“”
陳齊聽著姜立一步步的介紹著可控核聚變上的設計觀念,心中已是震動不已。
至于后續的非常專業的知識,就不是他所能理解的了。
這小子,在武器改造上天馬行空,在戰機方面,突破各項技術。
想不到在能源領域上面,也深入研究。
而一旁在能源領域方面的教授,此時早已拿出手機筆紙等等進行記錄。
甚至聽到關鍵處,陳齊還看到一眾教授忍不住顫抖。
對此,他十分的理解,這相當于有人拿著一架宇宙飛船的相關知識理念,在他面前毫無保留的告知于他。
他相信,他只會比現在的一眾教授們更加不堪。
說實話,他都有些羨慕這些能源領域的教授們。
而此時的教授們,十分的激動。
可控核聚變裝置,藍星目前人類還在探索實驗,還未掌握這項技術。
而此時的姜立,不僅掌握,而且還做了試驗,現在更是親自將各種關于可控核聚變的關鍵技術問題,毫無保留的進行傳授。
他們恨不得多長幾個腦子,將這些技術一股腦全裝進腦子里。
而姜立看到一眾教授圍過來,此時也樂得如此。
能夠將這些可控核聚變關鍵技術傳授出去,遠的不說,造福人類之類的話。
就近的,這些教授畢竟是能源方面的佼佼者,后續要進行可控核聚變實驗等等,大家一起合作進行,肯定事半功倍。
人力畢竟有時窮,團結才是力量。
而相應的,他在傳授這些知識時,等于再次復習了一遍這些技術問題。
而且在相互提問解答的過程中,在關鍵細微之處,這些從事過多年實驗的能源領域的教授,往往有獨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