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夏讀書人藏龍臥虎,只是不屑與那撮爾小國一般見識,逞口舌之利罷了?!?/p>
“此前下場的,多是些民間學子,連一位真正的翰林都未曾出面,自然代表不了我大夏讀書人的真正水準。”
這話一出,昭寧帝冷不丁的笑出了聲,鳳眼一抬,笑聲滿是譏諷:
“哦?”
“那依柳閣老的意思,誰又能代表我大夏的讀書人?”
“不如,就由柳閣老這個真正的讀書人,來替朕,也替天下人解一解惑?”
昭寧帝身子微微前傾,死死地盯著柳拱:
“為何我大夏的讀書人,只會空談仁義道德。”
“而我大夏的江山,卻已是滿目瘡痍?”
“朕記得,柳閣老在翰林院,也待了數十載了吧?”
“不知柳閣老,算不算得上是真正的翰林?”
文華殿內再次安靜下來。
正面抗著昭寧帝的壓力,柳閣老依舊養氣功夫到位,面色如常,同時心里默默思索。
圣上這話,當然不可能是真的要讓自己下場與西域使團辯經。
他身為大夏次輔,即便贏了,也是以大欺小,勝之不武,傳出去反倒成了笑柄。
圣上真正惱怒的,是大夏年輕一輩的讀書人,竟被西域使團襯得如此不堪。
此次祝壽的西域使團明面上是金身羅漢坐鎮,可真正下場辯經的,不過是一名佛門沙彌。
佛門體系中,沙彌等同于大夏的秀才。
可就是一個小小沙彌,卻將天子腳下一個個自詡滿腹經綸的舉人,進士,都駁得啞口無言。
這才是圣上龍顏大怒的根源。
所以,這場論道不僅要贏。
更要贏得光彩。
贏得讓天下人看看,我大夏的讀書人,究竟是何等風采。
讀書人之辯,何為讀書人?
想到這個問題,柳閣老腦海中下意識地閃過了一個少年的身影。
何為讀書人?
難道還有比那篇《圣策九字》更好的回答嗎?
看來,到頭來解決璘哥兒謀逆罪一事,最終還是要落到璘哥兒自己身上了。
殿內,翰林陳斯眼角的余光,始終沒有離開過柳拱。
他看著不遠處被圣上一步步逼問施壓的柳閣老,心中冷笑。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