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主和派答應妖蠻條件,你和孤城將士們被當做棄子,陷入妖蠻包圍。
你的選擇:
一、飲下御賜鴆酒,以證忠心。
二、率剩余孤軍,殺出一條血路。
考題一出,滿場嘩然。
不少考生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這算什么考題!
前方將士浴血奮戰,朝堂諸公卻在背后遞刀子!
何其荒唐!
何其憋屈!
盧璘看著考題,臉色淡定如常,毫不意外。
下場之前,夫子就給他模擬過童試的考題。
不得不說,到底是讀書人的世界,科舉之道發展到了極致。
不是單純考學問,同時考決策,考心性,甚至考你身處絕境時的風骨。
看著考題,盧璘暗自搖頭,上一場,自己才剛剛寫下怒發沖冠。
這第三場,便讓他直面與岳武穆一般的困境。
那其他第二場選擇主和的考生呢?
出題人到底想要什么樣的回答?
盧璘皺起了眉頭,開始揣測出題人的真正用意。
一番思索后,盧璘很快明悉宗義。
不管考題場景怎么變,但有一套是不變的。
根子依舊是儒家那套君君臣臣的綱常倫理。
萬變不離其宗。
選擇飲鴆自盡,是忠,是順從,是讀書人最推崇的殺身成仁。
選擇殺出重圍,是叛,是反抗,是絕境之下的讀書人的風骨。
盧璘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思索過后,提起筆,飽蘸濃墨。
才氣自體內涌出,順著筆桿,匯于筆尖。
筆鋒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