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出,整個考場陷入了一片死寂,比第一場時還要安靜。
不少考生看著半空中的字,眉頭擰成了疙瘩,臉上滿是困惑與凝重。
這哪里還是在考戰(zhàn)詩詞。
這分明是在考兵法韜略,在考臨陣決斷。
盧璘看著題目,同樣陷入了沉思。
考官的用意是什么?
選擇堅守,是最穩(wěn)妥的辦法。
己方兵力已是強弩之末,守住戰(zhàn)果,等待援軍,無疑是損失最小,也最符合常理的選擇。
選擇反擊,則是一場豪賭。
贏了,便是潑天大功,一戰(zhàn)定乾坤。
輸了,便是全軍覆沒,萬劫不復(fù)。
兩種選擇,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路。
一種求穩(wěn),一種求險。
一種是守成,一種是開拓。
這道題,恐怕沒有那么簡單。
盧璘的目光微微閃爍,一時也拿不準主意。
……
與此同時,至公堂內(nèi)。
十幾名閱卷官剛剛用完午膳,正聚在一起,低聲討論著第二場的考題。
考題是禮部直發(fā),他們也是和考生們同一時間才知道具體考題。
一位留著山羊胡的閱卷官放下茶杯,搖頭感嘆。
“這第二場的考題,可比往屆要難上不少啊。”
“往年府試,多是考些行軍、斥候、或是鼓舞士氣的戰(zhàn)詩詞,何曾有過這等直接涉及戰(zhàn)局抉擇的題目。”
身旁一位面容清瘦的閱卷官聞言,壓低了聲音,神秘兮兮地開口。
“你還不知道吧?”
“這次府試的題目,是禮部與兵部聯(lián)合出題,一同擬定的。”
“據(jù)說是以前段時間,妖族圍攻鎮(zhèn)北城的那一戰(zhàn)的場景模擬。”
此言一出,在場的幾位閱卷官臉色都微微一變。
鎮(zhèn)北城之戰(zhàn),他們有所耳聞,慘烈無比。
立刻有反應(yīng)快的閱卷官,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這么說,這兩種選擇,其實代表的是兩種不同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