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軍人出身的石總長,清了清嗓子,第一個打破了沉默。
他的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語氣沉著而冷靜。
“同志們,這件事很復雜,需要謹慎對待。”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
“有幾個非常現實的不利因素,我必須先說出來。”
“第一,歷史遺留問題。”石總長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簡報:
“我們在座的都清楚,丹國和我們的關系并不好。”
“歷史上因為邊境問題,雙方的摩擦一直沒停過,他們的國內輿論對我們也不友善。”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貿然介入,國際上,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國家眼中,會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很可能會被西方媒體解讀成帝國主義,這于我們團結大多數的長期國策不利。”
他的話很有分量,楊部長和內相都點了點頭。
接著石總長站起身,走到墻邊懸掛的巨大軍事地圖前,拿起一根長桿教鞭。
“第二,也是最關鍵的,軍力投送問題。”
他的教鞭重重地點在了地圖上丹國與白象國接壤的區域。
“請看這里。”
“白象國發動進攻的正面,緊鄰他們的西里古里走廊,那是他們的交通樞紐,鐵路公路網極為發達。”
“他們可以在一周內,將一個整編軍的兵力和物資投送到前線。”
隨即,教鞭緩緩移動,劃過綿延的喜馬拉雅山脈,點在了兔子與丹國的邊境線上。
石總長的聲音低沉了下去:
“而我們這邊,是高原,是雪山,是全國人口最稀少的地區之一。”
“能夠抵達邊境的只有兩條盤山公路,其中一條一年里有大半年都會被大雪封鎖。”
“在這種地形下,想要保障一支師級規模部隊的作戰補給,需要我們付出至少一個軍規模的后勤力量。”
“兩相對比,兵家常說的地利,完全不在我們這邊。”
“一旦開打,很可能會演變成一場殘酷的消耗戰。”
“如果我們傾盡全力支援,最后卻因為后勤不濟而輸掉了,那對我們國家、對我們軍隊剛剛在東南亞打出來的威望,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教鞭被他放回原處,發出一聲輕響。
石總長坐回座位,端起面前已經有些涼了的茶杯,喝了一口潤了潤嗓子。
“第三點,長遠來看,幫丹國的收益也不大。”
“就算我們成功逼退了白象國,丹國就安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