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軍陸航部隊最寶貝的直-7就是他的杰作!
人家不是不懂,是踏馬的全懂!全科天才,服不服?
這股風氣一形成,下面各個研究所和兵工廠就像是聞到了腥味的貓,一個個全紅了眼。
他們想明白了,余宏做的那些項目,無人機也好,發電站工程也罷,都遠超他們現在接觸的層面。
人家順手丟下來的一點技術面包屑,就夠他們這些在地上跑的單位吃得滿嘴流油。
這給351廠送點東西算什么?
送去的設備越先進,人家搞出新東西的速度就越快,能拿出來分享的技術就越多,這是反哺,是投資未來!
這人才送過去,都不叫調走,那叫進修,在351廠學成歸來,就是寶貝疙瘩!
于是,這些平時寶貝得跟命根子一樣的研究所和工廠,一個個都大方了起來。
北方重工放出話來,只要余宏肯幫忙,他們最新的特種合金冶煉設備生產線,可以分一條給351廠。
華南船舶廠直接表示,人才你隨便挑,你看上了我們哪個高級技工、哪個工程師,我們打好包袱親自給你送過去!
這種熱烈的氣氛,到最后,已經不是單純的技術求助了,反而成了一種榮譽競賽。
哪家單位能和余宏委員的技術團隊掛上鉤,都夠所長在系統內的年度總結會上把頭抬得高高的。
……
351廠,總工程師辦公室。
余宏面前的巨大會議桌上,攤滿了這些雪片一樣飛來的報告。
沒有分類,沒有整理,就那么亂糟糟地鋪著。
他拿起一份,看一眼,放下,再拿起一份,看一眼,放下。
一下午的時間,他沉默地看了幾十份報告,神情也從最初的平靜,變得越來越凝重。
他的指尖劃過那些報告上因為焦急而寫得潦草的字跡,劃過那些因為反復推演而畫滿橫線的電路圖,劃過那些因為失敗而變得模糊的數據表。
他感覺自己觸摸到的,不是冰冷的紙張。
而是一整個國家,在沖向現代化的道路上,沉重、艱難、但絕不后退的喘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