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以前,有人當著他的面這般態度說話,別管是說的什么事兒,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一頓再說。
可眼下,今時不同往日,朱樉近幾日一直在聽從勸諫,修身養性,改善自己,尤其是對人對物上,這日后咱可就是大明賢王,這大明賢王總不能隨心所欲亂出手吧?得有格調,得有逼格才對!
于是朱樉就努力讓自己往著心中自認為的賢王的方向去改變
要不怎么說大家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呢?一個人但凡是相信了一件事,那他的潛意識和一切的行為舉止都會向著那一件事下意識地去做,就如眼下的朱樉一般
“既然如此,本王現在就聽聽雙方言說。”
“朱御史,此前究竟發生了何事?你先說。”
朱樉直接進入正題看向朱煐
朱煐拱了拱手:“啟稟王爺,燕王他當街縱馬擾民,下官與方大人,張大人一同前去吃酒,在朱雀大街上恰好遇上了此事,下官以為,燕王如此不妥便將其攔下,此時有違大明律例,按照大明律例,燕王該在應天府關押幾日,以視懲戒。”
和后世一樣,這大明也分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行政案件就是日常的爭端瑣事,這類型的案件一般是由應天府府衙直接審理斷案,而這樣的案件關押的事件一般也不會太長,和后世的治安管理差不多。
而后世的刑事案件在大明則屬于刑部管轄,這類的罪就是重罪了,朱煐殿試上嘲諷百官,指著老朱的鼻子一頓臭罵,這就屬于犯了大罪,直接入的就是刑部大牢,而這也是為什么朱煐當時大喜的原因所在。
這進了刑部大牢,十個里面有八個得死,這不就妥了嗎?
誰能想到這后面頻生變故,這一來二去的,反倒是錯過了時機
朱樉問完朱煐后看向朱棣
“老四,朱御史所言可有錯漏?你二哥我可是要秉公斷案,你說說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有什么話就早點說吧,免得之后說為兄不給你機會。”
朱樉看著朱棣,眼神不善。
這老四,這在京城還這般囂張,當街縱馬擾民?這父皇還沒死就如此,這父皇死了還了得?
日后咱大侄子上位,老四這狗東西必反!本賢王得想個法子才行
聽著朱樉的喝問,朱棣的臉色一黑。
他什么時候受過這鳥氣?
可這會兒周遭的百姓全在圍觀,這要是一個不好,還不知道這日后傳會怎么傳呢
朱棣也怕百姓越傳越離譜,索性干脆沖著朱樉拱了拱手:“二哥我”
“大膽!”
朱棣剛開口就被朱樉給忽然打斷。這突然的爆發引得朱棣也是一臉懵逼不明所以
“本王如今是在斷案,這眾目睽睽之下,本王絕不徇私枉法,豈容你攀親附會?本王審案時請稱呼本王的職務,叫王爺!或者秦王!”
朱樉厲聲道。
原本懵逼的朱棣臉色唰的一下就徹底黑了他的臉色難看到了極致
你大爺的朱老二,老子記住你了!
朱棣心里暗戳戳地氣炸了
周遭的百姓中,老朱也是忍俊不禁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