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出賣的何止是王家父子,是整支隊伍所有人的性命安危。
此番出戰三百余眾,活下來的都在這了。
畢固的疑問王淵并未作答,反而是直接拔劍將他梟首。
當一捧熱血再次染浸到王淵的甲胄上,在場眾人才在王淵冷冽的目光下回過神來。
王淵感受到眾人的目光,冷然出聲:
“眾所周知,我祖父、父親留在北地,是為庇佑我漢人一方血脈,畢氏族人一心南下卻非我父親所愿,今次畢氏族人出賣我等,致使我父命喪沙場。”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吾定以畢氏一族之血,告慰吾父在天之靈!”
王淵鏗鏘有力的話語沒人覺得有什么不對。
剛才畢固都已經承認了他的所作所為。
正是因為他畢氏族人的通風報信,導致了他們此番出征被人埋伏,死傷大半。
那些戰死的部曲中,大都和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袍澤只是最淺顯的關系。
宗族、同鄉、姻親、親兄弟,甚至是像王淵父子一般,父子齊上陣。
也唯有這種關系才能讓他們放心的將后背交給彼此。
王延昌帶隊斷后,為王淵等人求得一條生路。
和王延昌一同留下來的是什么人便可想而知。
真要細算下來,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都跟畢氏一族結下了血仇!
“沒想到畢氏竟會包藏禍心,虧我還一直覺得畢暉老兒人不錯。”性子比較直的柳浩當即義憤填膺道。
“少帥,您下令吧!某定為您取來畢暉老兒的項上人頭!”柳浩恨然。
畢氏賣的哪里是王家父子,不可還有他柳浩,以及眾多柳家子弟嗎?
“是啊少帥,吾等現在回塢堡,定要手刃賊人,為吾兄報仇!”
根據畢固的交代,今次他們出征助力麓南塢抵御段部鮮卑·黃興部的消息,早在三日前就已經泄露。
期間畢氏子弟以不同的理由從征戰序列中調換到了守塢隊列里。
最終跟隨出征的畢氏子弟包括畢固在內,也不過四人。
眾人將軍中子弟兵稍一梳理,對畢氏更是恨的牙癢癢。
三百余可戰之兵被伏擊,折損近三分之二,畢氏四人卻沒有一人受傷,全然龜縮在戰陣后側。
顯然他們都知曉伏擊的事情,早就有了明哲保身之意。
在柳浩的示意下,他族內親信從弟立馬就帶著部曲,把畢氏余下的三個族人從兵卒中捉了出來。
這三人倒也光棍,見事情敗露,畢固已經身死,也未曾有過反抗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