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本質(zhì)不同,導(dǎo)致接下來的行為也不同。
前者可以哄好孩子讓雇主開心,后者修好玩具讓孩子開心。
而對于傅知衍的問題。
經(jīng)驗豐富的劉阿姨認(rèn)為老夫人覺得孩子有壞習(xí)慣,保姆有責(zé)任幫助孩子改善壞習(xí)慣,所以她選擇哄少爺把積木收起來,解決滿地都是積木的麻煩,讓雇主高興。
但在林小滿看來,是地上為什么會擺滿積木。
已知,小朋友并不是健康的,所以,積木變得不重要,需要先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
因此考題又回到了:孩子哭了怎么辦?
她徑直走到傅知衍面前,半跪在他面前平視著,輕輕觸碰他的小拇指,試探著用他之前的認(rèn)知問。
“還記得我嗎?在水里被你壓垮的小阿姨。”
傅知衍一動不動,也不知聽沒聽見,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地上的積木,哭得小肚子一抽一抽的。
“你生氣是對的。”
她再次試著觸碰,揉了揉傅知衍的小手,摸到被他攥得死死的一塊小積木,輕聲補充。
“被人碰了自己很喜歡的東西,就應(yīng)該生氣,就該打回去。”
傅知衍這下有了反應(yīng),突然把手抽回去,并抬起頭。
即使身體在反抗觸碰,但那目光似乎在質(zhì)疑林小滿,也表達(dá)了從來沒人認(rèn)可他因為玩具生氣是對的。
所有人都告訴他,玩具就是玩具,不該因為玩具生氣,玩具就該收起來。
他更知道,生氣打人是不對的,不論如何,都是不對的。
所以眼前這個阿姨連他犯錯都站在他這邊,讓他覺得奇怪,卻又心里很踏實溫暖。
“我小時候也有自己特別的寶貝……那是我的秘密基地,我必須時刻能看到它才會安心。”
林小滿語氣很平淡,慢條斯理地與他聊著天,直到他呼吸慢慢平穩(wěn),這才伸出手,指著箱子里歪掉的一小部分。
“你喜歡蓋高樓,卻不喜歡某一部分歪掉,你甚至無法接受被打亂的它們……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