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玄端著一杯溫熱的黃泉花茶,看著水鏡中那金雞嶺上空流轉(zhuǎn)的五色神光,與那自東海碧游宮一閃而逝的沖天劍意,嘴角勾起一抹滿意的弧度。
他這步閑棋,總算是落到了實處。
通天教主的反應,比他預想的還要快上幾分。
那位三清之中性子最是護短的圣人,在得知自家最頂尖的弟子之一將要被人以大欺小,強行度去西方當坐騎時,其怒火可想而知。
這股怒火,如今雖只是化作一道示警的劍意,但那顆復仇的種子,已然種下。
日后,待封神量劫真正開啟,闡教與西方教的嘴臉徹底暴露,這顆種子便會生根發(fā)芽,長成足以顛覆整個棋局的參天大樹。
屆時,截教與他這地道,便有了天然的合作基礎。而孔宣的命運,也在這小小的變數(shù)中,走向了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風,快起了。”
蘇玄輕呷一口茶,目光自金雞嶺移開,落在了另一處。
那里,一支旌旗殘破,軍容不整,士氣低落到了極點的大軍,正如同一條脫水的死蛇,慢吞吞地在官道上蠕動。
正是那奉命東征的西岐大軍。
大軍中軍,姜子牙騎在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馬之上,面容枯槁,眼神晦暗,那件嶄新的相父官袍穿在他身上,非但沒有半分威嚴,反而像是一件借來的戲服,充滿了諷刺。
這些時日,他過得比在朝歌城外修鹿臺還要憋屈。
那個被他寄予厚望的“明主”姬發(fā),自從得了“祥瑞”,又拜了武吉為太師之后,整個人便徹底飄了。
軍中大事,一概不與他商議,每日只與武吉在帥帳之中,研究那鳳鳴樓的圖紙,商討著如何才能修得更奢華,更能彰顯他“天命之主”的威儀。
而那武吉,更是將“狐假虎威”四個字發(fā)揮到了極致。
他仗著姬發(fā)的信任,在軍中大肆安插親信,排擠異己,巧立名目,克扣糧餉。搞得整個大軍烏煙瘴氣,怨聲載道。
姜子牙幾次三番試圖進諫,想提出一些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的策略。
可姬發(fā)早已被武吉那套“兵貴神速,直搗黃龍,一戰(zhàn)定乾坤”的鬼話蠱惑,滿腦子都是攻破朝歌,登基稱帝的美夢,哪里還聽得進半句逆耳忠言。
幾次下來,姜子牙的威信在軍中一落千丈,幾乎被徹底架空。
他如今,名為三軍統(tǒng)帥,實則不過是一個領路的向?qū)В粋€被推到前臺,用來應付闡教的傀儡。
他甚至有種預感,此行,怕不是什么建功立業(yè),而是九死一生。
“唉……”
一聲長長的嘆息,自這位天命的封神之人口中發(fā)出,充滿了無盡的憋屈與無奈。
他抬頭,望向遠處那座在夕陽下若隱若現(xiàn)的雄關,心中那股不祥的預感,愈發(fā)濃烈了。
西岐大軍在金雞嶺下安營扎寨,與那雄關遙遙對峙,氣氛肅殺。
然而,這份肅殺,卻絲毫影響不到遠在西岐城內(nèi)的武吉太師。
此刻的太師府,燈火通明,歌舞升平。
武吉正大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一邊享受著舞姬的殷勤侍奉,一邊審閱著各地送來的“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