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其余四座工廠的話,只要資源充足,50式槍族的月產能或將能夠達到十萬之巨。
而這個時候鷹醬的生產能力是月產能25萬支。
在輕武器的產能來看,龍國距離鷹醬還有著很大的差距,但和其他國家的差距已經縮小了。
這就是蓉城一機廠的作用。
蓉城一機廠仿造出了先進的機床,然后再將圖紙、生產工藝、經驗等全都上交上級部門。
然后上級部門再統籌全國機床制造廠轉而生產這些技術更加先進的機床,從而讓各大工廠都完成了一輪產能升級。
所以才能讓工業基地極度落后的龍國,在輕武器產能方面達到10萬支左右。
當看到自己估算的產能之后,趙杰心中也松了一口氣。
距離志愿軍入朝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能夠趕在第一批志愿軍入朝作戰之前完成輕武器的換裝。
不過考慮到西南一重也即將落成之后,趙杰也將在山城江北地區成立江北機械制造廠的想法跟李局長說了一下。
江北機械制造廠的主體就是101廠的火箭炮制造廠。
目前火箭炮廠工人一千多人,機器三百多部,月產107火箭炮一百余門,火箭彈五萬余發。
趙杰的想法很簡單,將這個拉出來獨立建廠,傾斜資源進行擴張。
將其打造成西南地區最大的輕型火箭炮、遠程火箭炮、全系列高射炮、大口徑重炮、坦克炮的大型機械制造廠。
對于這個想法,李局長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7月9號當天,江北機械制造廠掛牌成立,代號709工廠。
7月中旬,西南一重響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
這也意味著西南一重廠的所有機器設備已經完成了安裝調試,可以進行初期的試生產了。
當前的西南一重廠擁有大小機器百余部,工人千余人。
這些都是中央從全國各地調集過來的熟練工人,甚至還有兩位技藝高超的老師傅,按照后面的技工等級劃分,妥妥的七級甚至是八級鉗工。
原本還想留下來的蘇熊專家則是被打道回府了。
接下來西南一重廠的生產涉及機密,這些蘇熊專家留下來的話,老底都會被他們摸光。
所以趙杰向重工業部打了一份報告,讓這些蘇熊專家哪來的回哪去。
陳部長也知道趙杰的能耐,所以毫不猶豫的同意了。
工廠內,趙杰抬頭看著眼前這座重量高達三千噸的5000噸級水壓機心潮澎湃,這就將是龍國重工業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