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的時間對于童村他們來說并不是非常寬裕,所以他們必須要抓緊時間。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成品率每立方米發酵液能夠生產出05-1千克青霉素鈉鹽,而現代工藝則是可以達到30千克。
趙杰手中倒不是沒有更先進的制取工藝,而是龍國工業基礎太差了,目前也只有這個工藝最適合進行大規模量產。
趙杰在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后,便從保險柜當中拿出了一個檔案袋。
“段鵬,馬上將這份資料交給西南工業局的李局長。”
段鵬接過檔案袋后,立正道:“是,廠長。”
這份資料是不銹鋼的生產配方。
盡管不銹鋼早在1912年就已經發明了,但國內根本就沒有生產過這種鋼材,完全依賴進口。
所以趙杰便按照老辦法,自己直接把配方寫出來,然后讓國內鋼鐵廠生產出來。
盡管還無法進行大規模量產,但至少用于青霉素生產線所需的種子罐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至于上級答應的鋼鐵廠,現在還在整齊搬遷當中,這個過程至少需要兩個月以上,想要投產估計得到7月份之后了。
所以目前不銹鋼也只能依靠太鋼、鞍鋼、撫順特鋼等鋼鐵廠生產。
趙杰在把制取工藝交給了童村他們之后就當起了甩手掌柜。
有著兩位技術大牛的存在,趙杰認為自己完全不用操心。
他最主要的工作還是編寫書籍和修復機床。
而上級支援的人才就位之后,蓉城一機廠的機床修復效率和f1萬能銑床國試制的進度都大幅度提升。
基本上每天都能夠修復好幾部機床。
這些機床修復好之后,則是用于加強101廠或者是蓉城一機廠。
這也進一步提升了修復效率,形成了良性循環。
第一批30多臺各式機床僅花費了十天的時間就完成了修復工作。
而f1萬能銑床幾個核心關鍵的部件也都完成了生產,主軸的加工進度也非常順利,預計再有半個月的時間就能夠完成加工。
而李云龍這邊的剿匪工作進展的也非常順利。
盤踞在龍潭寺附近的這十幾股土匪也迎來了他們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