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志成說,“那個許政華,對了,你爸咋沒來?”
許巖說我爸有事,這事我們倆就行。
聽許巖的話,副鎮長不自覺撓撓頭,面對這倆年輕人,心想靠不靠譜?
看著許巖年輕卻又沉穩的臉,副鎮長突然明白萬書記的意思,紅星電線廠推出來承包,如真的無人問津,成了燙山芋,不說主抓這項工作的萬書記,作為具體分管的副鎮長,,都要成為別人的笑柄。
副鎮長打起精神,面對兩位年輕人,就紅星電線廠承包洽談。
不談不知道,一談真是刮目相看,年輕人口才好,思維條理清晰。
許巖直奔主題:“地皮、廠房、機器、庫存加起來,賬面上是不少,但就算對外公開拍賣,這些東西也沒人肯買,等于一分錢不值。而外債呢,總共欠了二十八萬……”
他從廠房機器設備、人員、債務,到市場前景,再到承包條件等等。
總之,許巖提出的承包款要降,每年四萬五,百分之三增長,承包期延長到30年。
許巖說的頭頭是道,林仙兒話雖然不多,說的卻是在要點上。
殊不知,這幾天,許巖和林仙兒沒事就往紅星電線廠工人家跑,紅塔山煙和四特酒送出去不少。
自然對紅星電線廠的情況了解得七七八八。
而副鎮長、錢志成幾人壓力山大,這兩年輕人給他們的感覺,不亞于與宏大公司那些人打交道。
最后,副鎮長拍板說,你們提的條件我會匯報給鎮黨委,有決定立即通知你。
說完,站起來,還跟許巖和林仙兒握了握手。
當晚,鎮黨委召開會議,主要議題是紅星電線廠承包。
副鎮長匯報了相關情況,萬書記總結發言,最后舉手表決,同意對方鎮政府原則同意承包額和承包期限。
但也有兩個條件:一條是承包方要消化至少十名職工,另一條會后與許政華談一次,承包合同也要同他簽訂。
許巖和林仙兒太年輕了,合同與許政華簽訂,要顯得鎮政府尊重點。
許巖知道后,對林仙兒說,他們還是覺你年輕,也不知道咋想的。
他又說,消化十名職工可以,但得我們選!
林仙兒也高興,說:“承包款能降到四萬五最好了,但是要消化十名職工。”
很多鄉鎮企業,只要效益好,有點權的都七大姑八大姨的往里塞,時間一長,臃腫起來,反正國營單位那套該有的,鄉鎮企業也要有。
像紅星電線廠,明面上說蔡家民管理不行,沒魄力,實際上,一個廠子的許多職工背后牽扯著的關系,就是管也不知怎么管。
蔡家民為自己的憋氣抱屈,經常到處說:“一個廠子,他媽的都是姑爺爺姑奶奶,你說說,咋管?”
也因此,鄉鎮企業發展到現在,市場外部不好是一個原因,更有就是人浮于事的因素。
這也是九一年后,許多鄉鎮辦的企業通過承包、合股改為民營,而民營發展的一定階段,那些初創的一代企業家趨于保守,也開始把七大姑、八大姨塞進企業各個部門,導致企業競爭力下降。
歷史就這是他媽的螺旋式的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