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電線廠是一家鄉鎮企業,規模不大,全廠職工也就四五十人。
因市場和債務問題,工資都欠了幾個月,今年立夏剛過就停工停產了。
拖到了現在,經過幾番折騰,已經回天乏術。
鎮政府為此討論過幾次,決定由鎮企業辦牽頭,全部資產打包出售,順便解決相關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
可是很長一段時間無人問津,生產設備陳舊和要接收百來人職工是兩個難點。
許巖知道,八九十年代初的鄉鎮企業,導致經營不善的原因,除了市場、產品、人力成本過重等,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債務。
而且,這種債務都是三角債,我欠上游企業的,下游企業欠我的。
循環反復,直至把一個企業拖至死胡同。
墻上的通知,也是鎮政府企業辦工作人員前天剛貼出來的通知。
“胡叔,我可以進去看看嗎?”
許巖把手里的大半包煙塞到胡強手里。
胡強順手接過,答應了,心里想這半大孩子去看看也沒關系,反正廠里現在也沒人。
許巖走進紅星廠,他先是到兩幢大廠房,其中一幢房子里擺放著十來臺機器,壓線機、包漆機、卷線機。
機器落滿灰塵,顯然已經停產多時了。
另一幢廠房被隔成兩半,一半是廠房,也擺著四五臺漆線包裝機,另一半是倉庫。
顯然最后一道生產工序后,就直接進倉庫了。
許巖又到對著大門前面,那排有走廊的青磚瓦房,當頭的四間辦公室,另外卻是宿舍,可能是廠干部的宿舍。
這幢即有辦公室和宿舍的墻上,貼著幾張激勵人心的標語,現在已經七零八落。
青磚瓦房后面,又有一幢房子,三開間,是廠房的食堂。
從外面看,看不到食堂的房子。
許巖又繞了一圈,想想這時候曾天明應該在等自己了,于是告辭胡強。
臨走時,許巖對胡強說道:
“胡叔,謝謝你啊,以后有事要請教你呢。”
胡強點頭應答,站在大門邊看著許巖遠去的背影。
這年輕人雖然接觸了十來分鐘時間,但感覺有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沉穩,待人接物又讓人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