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五斤糧票!我哥部隊寄的料子好!”
“我加錢!我有錢!”
女知青們七嘴八舌搶著報名,生怕排不上隊!手里破舊軍褲、嶄新工裝、自制棉布褲,此刻都成了寶貝,眼巴巴盼她點頭。
蘇妙妙又驚又喜,沒料到引起這么大轟動。她定神揚聲:“大家別急,能改。但我白天上工,只能晚上弄,會慢些。”
“不慢!多久都等!”張玲立刻塞來糧票,“我先交錢!”
蘇妙妙想了想:“簡單收腰改褲腿,兩斤糧票;破了要補或改復雜點,加一斤。”
這價不低——壯勞力一天工分才換兩斤多糧票。可女知青們眼都不眨,紛紛應下!一條合身時髦的褲子,值這個價!
“夜間制衣坊”在土坯房悄悄開張!
收工后,蘇妙妙鎖門,借著昏暗煤油燈(或躲進空間借靈泉微光)忙碌。空間里的現代剪刀、細針、正色絲線大顯身手。
她改得極用心:林曉胯寬,巧妙收腰遮胯顯細腰;張玲腿短,喇叭口稍高拉長腿型;有知青喜素凈,褲腳內側縫圈細布條,走路才露一點顏色,低調別致。
知青點的女知青幾乎都成了“客戶”。改好的褲子穿出去,走哪都引來羨慕目光。很快,附近大隊知青托人帶話要改褲,連村里愛美姑娘都揣著雞蛋布料找上門!
土坯房墻角,待改的褲子越堆越高。窗臺上,糧票、布料、零錢漸漸豐盈。摸著沉甸甸的糧票,蘇妙妙心里踏實——這是她靠雙手掙來的底氣!
這晚,她正低頭鎖邊,門外傳來輕叩。
“誰?”蘇妙妙警惕藏起剪刀。
“是我。”陸子期的聲音低沉如夜色,“送點東西。”
蘇妙妙一愣,起身開門。陸子期站在月光里,棱角分明的臉看不清表情,遞來一個小木盒:“上次看你剪刀不趁手。這是我以前用的,試試。”
盒內是一把黃銅手柄小剪刀,刃口雪亮,保養極好。比她空間的現代剪笨重,卻是這年代難得的好物。
“我……”她想推辭,又想起總躲著用空間工具的麻煩。
“拿著。”陸子期目光掃過桌上布料密麻針腳,喉結微動,“別太累。”
說完轉身,軍綠背影融入夜色。
蘇妙妙握著冰涼銅剪站在門口。桌上待改的褲子、布料針線,還有這把突如其來的剪刀……簡陋土坯房里,竟悄然生出煙火氣。
窗外蟲鳴依舊,燈下針線穿梭,將一個個平淡夜晚,縫成她在這年代扎根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