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為四個級別,最低的一級叫院試,由府、州、縣的長官監考,考試通過后為秀才。
然后是鄉試,這是省一級的考試,考中的就成了舉人。
再高一級的是會試,由禮部主持,考取的叫貢士。
如果能考過這一關,就有資格參加最高一級的考試,也就是殿試。
殿試又叫廷試,由皇上親自主持。
凡能通過殿試的,最起碼也能撈個同進士。
如果哪位有幸考中了,其觀點和主考官一致,碰到欣賞的主考官,說不定考試的名次就可以往前提幾位。
現在可能看不出來差距,以后的發展就會慢慢地顯出差距。
所以,現在整個朝廷的熱點都在會試上,考生們都特別關心哪個大人會成為主考官,了解一下其為人風格。
到時候寫文,不說投其所好,也能不讓其厭惡。
很快朝廷就確定了科舉主考官。
整個考試由禮部主持,泰康帝任命正、副主考官。
泰康帝任命的兩位主考官很有意思,都不是泰康帝的心腹,至于泰康帝怎么想?暫時沒人猜得到。
各省的舉人齊聚洛京,參加會試,這次錄取前兩百人,真的淘汰率特別高。
這還是這次泰康帝有點不忍心,才會擴大人數,前幾屆會試錄取的人數,大部分都是一百多人。
各地考生得到這個消息,頓時欣喜萬分,錄取人數增加,意味著他們被錄取的幾率大增。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今年會試會出現很多的變數,看似人數增加了,實則恐怕會更少。
北華王朝會試是分兩場舉行,會試通過的考生稱作貢士,獲得第一名考生為會元。
后貢士參加由皇帝主考的殿試,經殿試合格后稱進士,成為北華王朝的基層官員。
荊芷蘭有些開心道:平安,聽說這屆會試比前次錄取人多,也松了不少,”
“以前的會試,在即將開始之前,才會確定,主考官,監考人員。”
“考題也是由皇宮里擬訂,直到開考前一天才會給主考官。”
“然后這些考官剛拿到題就被拉進貢院,重兵把守,不讓外出。”
“今年卻有些不一樣,主考官已經定下來,而考題也是主考官和禮部擬訂。”
“所以有些人已經開始偷偷去拜訪主考官了,我們要不要也去拜訪一下?留下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