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旗搖了搖頭,打量了眾人一眼,淡淡道:“諸位似乎都忘了一件事,聶北才來這里工作不到半年。而大王鄉的盜砍盜伐現象卻一直屢禁不止,但凡有點腦子的人,就該知道一個新來的護林員,不可能有資格參與到這種大案之中!”
官場中人說話向來講究含蓄,尤其在領導身上體現得更加明顯。
像楊紅旗這種就差指著鼻子罵大家沒腦子的情況,無疑極為罕見,只能說明這位楊書記此時已經怒到了極點。
郭鐵剛和曹艷幾人的臉色瞬間變得難看了起來,他們從楊紅旗的話中還聽出了另外一個意思。
聶北是新來的,楊紅旗這位黨委書記也同樣如此。
那么問題來了,大王鄉一直以來的盜砍盜伐現象,該是誰的責任?
他們這些本土派的人,可是一直都在這里工作的。
尤其鄉長郭鐵剛,一開始就在林業站。
不但當過林業站的站長,哪怕當副鄉長的時候,負責的也是林業站的工作。
楊紅旗這番帶著指責意味的話語,不啻于在他臉上狠狠甩了一巴掌。
“楊書記,聶北是新來的不假,可人家是政法大學的高才生,本事大著呢!用半年的時間來干一件大事,別人做不到,不代表他也做不到!”
“而且我可是聽說了,聶北家里條件很普通,卻談了一個在市里工作的女朋友。想跟人家結婚,至少得買房買車吧,那可不是一筆小錢……”
曹艷不服氣地開口,干脆用聶北的身份背景來說事。
總而言之就一個意思,聶北很缺錢,所以有作案的嫌疑!
“鐵剛同志也是這么想的?”
楊紅旗冷冷地看了曹艷一眼,轉頭看向郭鐵剛問道。
郭鐵剛拿起茶杯,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葉,輕輕喝了一口后,才慢條斯理地說道:“年輕同志容易犯錯誤是正常的,也正因如此,才需要我們這些老同志幫忙把關嘛!”
說著,郭鐵剛放下茶杯,淡淡道:“不管聶北同志是否和偷木案有關,但他未經請示私自進山違反了規定卻是不爭的事實。我建議,暫停聶北同志的一切工作,讓其接受調查組的調查!”
“同意!”
郭鐵剛話音剛落,曹艷和胡克等人便紛紛表態。
一時間,整個會議室內,竟然有多達四分之三的人都表示了同意。
看到這幅場景,楊紅旗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大王鄉姓郭”的說法,明顯并不夸張!
砰!
就在這時,會議室的大門突然被人推開,有人快步沖了進來。
“聶……聶北回來了!還……還抓了三……三個偷木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