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聽著就一皺眉,這姑娘脾氣不太好,還特反對自己過來。
“是王村長有事找我?”
“不是,你來村委北邊坡上的文化廣場,我就在這兒等著你!”
王曦雨言辭果斷,沒給林濤詢問詳細的機會,說明時間地點后立刻掛斷,把林濤弄得滿頭霧水。
不知她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只好硬著頭皮過去看看,要還是像白天那樣不近人情,再回來也不遲。
“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太急躁了。”
林濤離開村委,不忘把院門鎖好,邊走邊吐槽著,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心里那點不忿的氣很快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眼望不到頭的風景。
這時才恍然意識到,溝南村的街巷沒怎么有路燈,隨著天色漸暗下去,能見度肉眼可見地在降低,走出去百十米,夕陽沉下山坳,就再看不到遠處了。
唯有村民家窗戶里透出的光,稀稀落落在街面上,還有北邊坡上的那家小賣部,用竹竿挑著一盞白熾燈泡,散發著螢火蟲般耀眼的光亮。
燈泡正下方,放著幾個馬扎,有三個小伙子圍坐在矮桌旁,正吃著喝著。
林濤遠遠瞧見,其中一位是村委員劉偉,梳著個大背頭,大大咧咧跨坐著,與朋友高談闊論。
“新來的書記一看細皮嫩肉的,就知道沒吃過苦,還說什么低碳經濟,發的那些材料寫得天花亂墜,我看又是下來鍍金的,過個把月知道不好干,肯定就回去了。”
劉偉在見面會上客客氣氣,背地里可沒少說林濤的壞話。
他自詡是見過些世面的回鄉人才,一起長大的伙伴里,就他學歷最高、見識最多朋友都覺著他說得在理,紛紛附和著對林濤說三道四。
“溝北村每年都來新書記,有啥用呢?來了又走不說,還把村里弄得烏七八糟的,就是過來添亂的!”
“你覺得姓林的,能堅持多久?仨月?”
劉偉大嘴一咧,伸出來一根手指,“最多一個月!你們是沒見到,小地雷跟新書記一見面就吵,她的脾氣大家都知道,在竹林溝這一畝三分地上,誰敢惹?”
一提到王曦雨,三人都露出心虛的表情,旋即一片哈哈大笑。
林濤聽得一清二楚,本想著劉偉能幫著自己完成部分工作,這么看來好像都巴不得自己趕緊走。
鄉村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是件容易事情,當地村民不配合,工作開展難以寸進。
往坡上走就這一條路,林濤避無可避,只好靠著遠離小賣部的邊緣往上走,燈泡下面的人交談甚歡,全然沒看到暗處還有人經過。
溝南村的文化廣場,在每天天黑后會有廣場舞活動,這里算是晚上的村里最亮堂的地方,四面都有射燈照著,好讓人們活動。
林濤剛到,王曦雨就在廣場修建的長椅上坐著向他打招呼,周圍有六七十名年齡偏大的婦女,還有些跑跳嬉鬧的孩子,發現有陌生的面孔出現時,連音響里的廣場舞伴奏都小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