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平平無奇的格子布料,在她的巧手搭配下,都變成了漂亮的連衣裙。
或青春靚麗,或顯得溫婉嫻靜,或英姿颯爽。
三人滿意的不得了,她們的朋友也拉著衣服左看右看:
“這就是那塊碎花布料?我瞧著不好看,怎么穿身上就好看了?”
“這個格子的,我一直嫌棄土來著,沒想到穿著還很溫柔。”
“藏藍色,我一直覺得有點悶,怎么穿在身上就顯得這么好看了?”
林知夏就拉著衣服給她們講解小細節,以及服裝的配飾,配色:“好的裁剪,或者布料搭配,就能出來不一樣的效果。你們看,這上面的細節搭配,都是別人想不到的呢。”
她們待的地方就是服裝區,這邊是男裝,對面是女裝區,這么一對比那邊的成品衣服,就看出來區別了。
這幾人紛紛說:“那你也給我們做衣服吧,手工費還是一塊?”
“對。”
鄭太太肯給十塊手工費,那是旗袍難做,再一個就是,她有錢。
面對普通群眾,林知夏可不能收那么貴的手工費,本來一塊布料就沒幾塊錢,再收那么多的手工費,人家也許寧愿去買成品了。
林知夏就要帶著他們去布料區看布料,做衣服,就被買衣服的售貨員拉住。
她指著林知夏頭上的大腸發圈,問:“你這個發圈哪里買的?多少錢?”
林知夏剛才在試衣間可沒漏聽外面的動靜,她可是聽到好幾個人跟售貨員打聽這個發圈呢。
林知夏伸出一個巴掌,又收回一根手指,笑容甜美極了:“這個發圈,外面賣五毛,你要的話,我給你四毛,多的都是你的。”
售貨員討價還價:“三毛。”
“三毛五。”林知夏只肯讓一步,她從包里抓住幾個發圈:“你瞧瞧,這個樣式,獨一份呢。”
售貨員拿起一個,翻來覆去地看:“可是這個很容易模仿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