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揮官的引導下,幾架殲-20迅速拉開隊形,以更加分散的方式飛行,減少了被鎖定的幾率。
而與此同時,另一部分戰機則采取迅猛的突襲策略,以極高的速度飛入敵人預警機的盲區,直接進行電磁干擾,逼迫其系統產生誤差,失去目標。
就在此時,一架f-35a率先突破了殲-20的防線,貼近其中一架飛行員,在敵機尾部猛然發起攻擊。
導彈離開發射架的一剎那,飛行員幾乎能感受到空氣中的震動。
殲-20飛行員在關鍵時刻做出反應,通過極限機動飛行擺脫了導彈的鎖定,成功躲開了這一致命一擊。
但就在他松了口氣的同時,另一個來自f-35a的導彈突然爆發,鎖定了他的位置。
眼看躲避無望,他迅速啟動了反制措施,激烈的干擾信號使導彈的追蹤系統瞬間出現誤差。
然而,殲-20飛行員的臉色變得更加凝重,因為他知道,雖然這一波攻擊成功規避,但敵人的戰術已經改變,接下來,空中戰斗將會更加復雜且致命。
在空中激戰的同時,哈夫克在地面控制室的神色也變得凝重。
他知道,盡管s-500系統和f-35a的組合已經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但殲-20中隊的隱身技術和高超機動性依舊難以捉摸。
局勢依然沒有定論,戰爭的結果,可能會在一剎那間發生轉折。
空中的追逐依然在繼續,雙方戰機如同兩股快速旋轉的旋渦,彼此交織糾纏,誰也無法預見最終誰能笑到最后。
空中預警機的雷達再次鎖定了幾架殲-20的方位,并向f-35a發出精準的指示。接下來的時刻,敵機將試圖以雷霆萬鈞之勢發起一波集火攻擊。
指揮官迅速做出決定:“全體保持隱身,集體進入高空,做出迷惑性動作!”他指揮著戰機們迅速爬升,選擇進入高空,利用更高的飛行高度進行快速規避。這種突然的高度變化可能會讓敵人錯失最佳攻擊時機,而殲-20則可以利用更遠的視距尋找敵方的薄弱環節。
哈夫克的戰術思維同樣非常靈活,s-500系統雖然在高空的鎖定效果有限,但他已經準備好了備用方案。
空中預警機、f-35a與地面指揮部的協調,使得敵人的火力并未因為殲-20的爬升而有所減弱。
敵人開始采取分散策略,避免將火力集中在一個目標上,以免殲-20通過機動逃脫。
突然,戰場局勢發生了變化。
殲-20指揮官發現,一架f-35a竟然突破了他們的防線,進入了殲-20中隊的側翼,快速拉近距離,并以“口袋戰術”展開圍攻。
殲-20飛行員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應對,以免被敵機從側面夾擊。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殲-20的電子戰系統激活,發出了一陣強烈的電磁脈沖,瞬間使f-35a的雷達系統受損,屏幕上出現了明顯的干擾信號。
f-35a的飛行員臉色一變,他感受到自己已經失去了對目標的精準鎖定。
這一刻,殲-20飛行員用短暫的時間差,迅速拉開距離,成功脫離了被鎖定的危險區域。
然而,敵方戰機并未輕易放棄,另一架f-35a在空中迅速變換位置,依靠空中預警機的精確導航,再次鎖定了殲-20的方位。面對敵人持續不斷的攻擊,殲-20的飛行員們已經漸感力不從心。
機載系統的持續高強度運轉、雷達干擾的持續強度,以及敵方電子戰設備的干擾,都讓他們的注意力幾乎達到極限。
此時,他們的身體已經處于超負荷狀態,呼吸急促,手指迅速在操控桿上操作。
殲-20指揮官再一次作出了果斷決策:“分散行動,誘敵深入,我們帶他們進入死角!”
他知道,單純的機動已經無法依靠,必須通過戰術布局讓敵人陷入局勢的死角。
于是,殲-20中隊如同一只狡黠的狐貍一般,開始精心策劃并實施起一種誘敵深入的絕妙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