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想法很簡單,既然史料記載有誤,那就靠自己,重新收集資料,重新了解老朱,再另則良機,對癥下藥。
八世輪回都過來了,也不差這一時半刻的,功德圓滿就在眼前。
總歸這是洪武朝,哪怕大清修明史的時候給老朱來了些許的藝術加工,但這底色總該是不變的,老朱就算不是個暴君,顯然也是個急脾氣,急脾氣的皇帝手下,怒而殺人,這不常有的事兒嗎?
是以朱煐在觀察,他在蟄伏,繼續等待著一個機會
“怎么?都沒人說話了?”
“有事情就給咱說,沒事情咱可就退了。”
老朱開口打破了僵局。
這話一出,朝中文武才紛紛松了口氣。
“陛下,臣有本奏!”
黃子澄站了出來。
老朱眉頭一挑,黃子澄還沒開口,老朱心里已經明白了個八九分。
畢竟今天一反往常,兩個孫子全都上了朝,這些個家伙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不用猜都知道。
“說!”
“謝陛下!”
“昨日退朝之后,臣反復考量,日前朝上朱煐所言,雖然有些莽浪,卻又并非全無道理,太子已逝,為我大明陛下還需盡早振作,立下皇儲,以安國本啊。”
原本黃子澄并不準備這么直接地將話題引到立儲上,不過先前老朱的一番話讓他改了主意。
他與齊泰判斷,之所以昨天朱煐那一番言論今天老朱卻像是個沒事人一樣,就是因為這朱煐這番言論的背后是老朱!
既然這背后是陛下,那自然,那些冒犯之言也就算不得冒犯了,相反,這小子是陛下心腹!前途無量!
那么既然昨日的國本之說背后是陛下,那也就是說,陛下他心中是有意立皇儲的。或許只是在衡量某些東西。
在衡量什么,黃子澄不在意,他只需要知道陛下有意立皇儲,就夠了!
于是他便選擇了單刀直入,直言不諱。
老朱聽黃子澄的話挑了挑眉頭:“哦?黃愛卿也覺得朱愛卿說的對?”
黃子澄默默看了眼朱煐,拱手對老朱點了點頭:“回陛下,臣以為,朱煐所言,有其道理!”
“那你想立誰?給咱說說?”
老朱瞇起眼睛。
黃子澄頓時心跳加速,背后發涼,趕忙低頭道:“啟奏陛下,這皇儲之事,全賴陛下一言而決,臣等只能建議,立誰還得陛下乾綱獨斷才是。”
黃子澄謹慎得很。
他的謹慎是這在洪武朝官場混跡多年養出來的。
畢竟不謹慎的那些家伙,這會兒墳頭草都已經老高了。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面對老朱這樣的皇帝,黃子澄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咱又沒讓你立,咱就是讓你說說,提個建議,不必擔心,大膽給咱說,咱倒也想聽聽大伙兒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