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祖訓》是太祖皇帝為子孫后代寫的家規(guī),屬于皇族的家法,但其中包含了五家外姓。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信國公湯河、西平候沐英、武定侯郭瑛。
也就是說這五家勛貴被朱元璋視作家人,既然受到了皇族家法的約束,自然也要享受皇族的福利。
所謂禮法,并不是見面打招呼、吃穿住行的規(guī)制這么簡單,它是一整套社會行為規(guī)范,以此將人分成了三六九等,以便于管理。
改變禮法就等于要改變社會架構,對于既得利益者而言無異于拆毀根基。所以每每遇到有人要背離禮法約束,就會遭遇到非常強大且發(fā)自內心的阻力,哪怕是皇帝。
“朱家祖上并不是從太祖起,既然他能寫《皇明祖訓》,那朕為何不能再重寫一本以代之呢?不要再提什么祖訓了,如果人人都以祖訓為準,我們現(xiàn)在都不該坐在大殿之上穿著綾羅綢緞,而是和祖宗一般茹毛飲血、刀耕火種。
多想一想律法吧,從今往后遵守律法者既視朕為君,朕也視其為臣工子民;不守律法者既視朕為仇敵,如何對付仇敵,朕已經(jīng)演示過多次了,不再贅述?!?/p>
但此時的景陽皇帝已經(jīng)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皇帝了,有了海軍陸軍十余萬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捍卒撐腰,再加上廣布于朝堂和各州府的保皇派官員上下齊心,權力之大直逼開國帝王。
同時霸氣也越來越足,張嘴閉嘴根本不把太祖太宗放在眼中,對祖訓更是棄如敝履。而且當著所有大臣的面立下了新規(guī)矩,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律法,快別提了,大明律已經(jīng)讓這位皇帝改得連大理寺卿都不認識了。景陽朝實際上有兩部律法體系在同時執(zhí)行,朝堂之外和民間依舊按照傳統(tǒng)大明律,而在朝堂之上,遇到大事完全是皇帝出口成憲。
不服沒關系,意見保留,該干嘛干嘛去。因此而消極怠工或者請辭者,分分鐘要迎來錦衣衛(wèi)和東廠抽絲剝繭般的調查,確定在任上無劣跡才可去職。
這一招別看簡單粗暴,卻非常奏效。試問在任上干了幾年的官員,從京官到地方官,誰的屁股能一干二凈,真的不怕調查?
這就等于把身家性命都攥在皇帝手里,不光要干活還得使勁兒干,按照皇帝的意圖干,否則大概率家破人亡。然后再被報紙一頓鞭撻,遺臭萬年,名和利一樣也不剩。
(本章完)
dengbidwqqwyifan
shuyueepqqwxwguan
007zhuikereadw23
喜歡不明不清請大家收藏:()不明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