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人無完人,總會犯錯的,有些是無心有些是疏忽,只要沒有造成大患朕都可以既往不咎。但說謊瞞報在朕這里就是罪無可赦,張然這次敢于自曝家丑,值得表揚!
好了,繼續說正事。王安,你先來,給朕從頭講講這幾家商人的來歷。張然,如果王安有沒講到的地方你來補充。王承恩,仔細記錄,一個字也不要漏。”
什么叫忠誠,洪濤的理解與大部分人不同。他最看重的不是在關鍵時刻兩肋插刀,而是平日里的如實相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每當涉及到這方面問題時就會多強調一次,試圖用此種方法進行洗腦。
管不管用呢?其實不用試驗,他早就在前幾輩子里試過了,確實有不錯的效果。只要當領導的能立下比較明確的規則,并以身作則說到做到,下屬就能大致判斷出來紅線的位置,盡量不去觸碰。
其實在上下級關系中領導者的態度才是重點,下屬的所作所為,大部分是根據上級狀態隨時調整的。上面愛聽什么他們就盡量迎合;上面最煩什么,他們也會使勁兒避開。
所以說官員們喜歡欺上瞞下并不是因為品德卑劣,恰恰相反,剛好體現出他們的領導者無法以身作則。其實古人很早就給出了結論,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但知道歸知道,能做到的幾乎沒有。因為自律是個極其反人性的行為,而人性又是人類最底層的本能,有時候甚至不受大腦控制。誰真的做到了,誰可能就不算人類了。
晉商,是山西商人的簡稱。他們興起于明代,鼎盛于清代,衰落于民國。而明朝正是晉商興起的重要階段,那他們又是如何進行原始積累的呢?
辦法可能很多,原因也不是單方面,但如果非要用一句話概括的話,那就是四個字,政策扶持。
后世里關于晉商的文學作品和電影電視不少,各種解讀描述也挺多,大致上都在總結其優點。比如說什么股份制先進、勇于創新、敢于開拓、團結勤奮、眼光長遠等等。
但洪濤看待任何問題都不會先去看其優點,而是先找缺點。他認為任何人與任何事只要沒有致命缺點,就算可交和可行。優點決定了其上限,缺點則標示了其下限。人和事,如果沒了下限,上限再高也是沙灘上的城堡。
那晉商的缺點或者叫缺陷是什么呢?根據司禮監和御馬監的存檔,再加上后世里看到的晉商發展脈絡,最終洪濤總結出來了兩個字,政策。
晉商的崛起、發展和衰落,從頭到尾都離不開政策。不對,不是離不開,而是依仗,完完全全的依靠政策。一旦失去了政府扶持和資助,立馬就土崩瓦解了。
這一點非常像后世的房地產企業,無論國營還是私營,基本全都靠銀行貸款過日子。只要政策不再扶持,銀行貸款收緊,就會在非常短的時間內陷入困境,大部分會崩盤,剩下一小撮只能茍延殘喘。
(本章完)
喜歡不明不清請大家收藏:()不明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