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這些和天子關(guān)系比較疏遠的諸侯占據(jù)了外圍地帶,他們的打野空間也就更大,可以擴充的地盤也就更廣!
人可是慢慢的生,地可以慢慢的打一百年,兩百年下來,那些外圍諸侯國們,一個個全都成了巨無霸!
而茍安在富饒膏腴之地的高貴諸侯國們,因為沒有那么多的打野空間,東南西北四周,都是大乾的諸侯國他們的發(fā)展空間也受到了限制,逐漸的淪為了小國。
就像江明母親的祖國宋國
原本是個‘公爵’國。
可是周圍都是‘親戚里道’的其他諸侯國,它也就完全沒有打野擴充的可能,自己把自己給限制死了。
大乾初建的時候,它還很風(fēng)光,很有裝逼的資本,畢竟國富民強,土地肥沃,還占據(jù)交通要道的水利之便。
但到了后期,直接就淪為了強國口中的魚腩,別人想怎么欺負(fù)就怎么欺負(fù)!
除了戰(zhàn)略空間的問題外,這個時代的人對天下的地圖也不了解!
天下到底有多大?
胡人后面還有沒有胡人?這些誰也不知道。
像匈奴、百越這些還是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再往遠處走,就完全是類似于《山海經(jīng)》中的神話概念了
秦國雖然地處西陲,有廣袤的打野空間,但是它開發(fā)的地區(qū)還是有限!
一條黃河直接就把它跟中原各國給隔離開了,想打入秦國,只能走函谷關(guān)。
故而,天真的秦國人以為,只要守住東邊的函谷關(guān),再往北面,西面打打不成器的蠻夷
稱霸中原能不能成功姑且不談,最起碼基本盤不至于失去!
至于南邊,有秦嶺做阻礙,巴國和蜀國也打不進來,況且這是兩個小國,根本不足為慮。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敵人其實還可以從北邊繞過去,直接抵達秦國的腹地的。
在江明前世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國人為啥那么害怕趙武靈王?
就是因為,趙武靈王在向北方打野的時候,不小心打通從北邊繞過秦國的通道。
秦國人登時就傻了心說這趙國人也沒有走函谷關(guān),怎么就饒到這里來了?
那種效果,就像兩個玩家對戰(zhàn),人家從發(fā)現(xiàn)了一條可以繞過密林直達你家老窩的小路一樣
于是,秦國人也開始在北邊筑長城了。
但筑長城的成本太過高昂了
所以,在江明前世的歷史中,秦國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干掉趙國,就是為了防止它背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