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寶提筆練字來著,聽到這里他把筆擱下:“我不用。”
游先生笑道:“免試進國子監學習的機會旁人求也求不來,你倆倒還嫌棄上了。”不過他倆的確有這個底氣,衛彥就不說了,衛煊看著不顯山不露水,實際不差分毫,只是不愛現罷了。教了這兩個學生之后游先生就覺得,他這輩子最大的成功興許不是考中三榜進士,而是給這倆做了啟蒙先生。有這兩個活招牌在,他以后離開衛家去開了學館也不怕招不上學生。
后來家里就都知道他們兄弟謙讓名額的事。衛彥說一定會憑本事考進去,哪怕有個萬一明年沒進,他后年再考。衛煊沒說那么多,看神態就知道他也是一樣的想法。
姜蜜覺得好笑:“當初你爹考中秀才,進個宿州府學都樂瘋了,國子監的名額你倆還不稀罕?現在不稀罕,等你爹拿去送了人,你倆別后悔!”
“我和弟弟都需不著,能送出去是物盡其用。”
姜蜜是逗他們來著,她隨口一說,竟然給衛成提供了個思路,他突然茅塞頓開。
對啊,依照本朝的規矩,自家有一個免試進國子監讀書的名額,這個名額給自家哪個兒子都可以,甚至可以讓給侄兒。衛成倒不是想讓給大房二房的誰,他在想是不是能幫幫夫人娘家,他合計回頭跟皇上提一提,看能不能用這個名額送個姜家人進去。
她大伯、大伯娘包括狗子他們都不錯,人是好的,可要是沒有機緣也很難從鄉下走出來,畢竟門第實在太低,困在那頭壓根沒有見世面的機會,走科舉路都非常難。
既然有這個名額,衛彥衛煊都自信不用,倒可以給他們一個機會。
國子監是全天下最好的學府,能進去,讀出個名堂,未來可期。
讓名額給本家的侄子好操作,要讓給夫人娘家侄子,并且對方還是鄉下人,這種事以前從沒有過。衛成想試一試,成功之前他沒跟任何人提,直到冬月的某天,他有事進宮去,辦完事同皇上提起來。衛成同他夫人姜氏感情深厚,這是誰都明白的事,他就直接說了,說自家夫人在過上好日子之后總想幫幫娘家,給錢或者給東西都幫得太膚淺,最近衛彥在為國子監的選拔考試做準備,讓他想到自家有個免試名額——
“臣厚著臉皮進宮來,想向皇上求個恩典,希望能把這個名額預留給夫人娘家侄兒。”
“你們衛彥是用不著,衛煊也不用?”
“臣問他了,他說不用,那孩子也挺能讀,比他哥哥不差多少。”衛成在御前說的從來是大實話,他不整虛的,這會兒同樣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農家學子要走科舉路太難了,小地方的先生講得不好,小地方人眼界也低,他們從出生就在落后,這種情況下要出人頭地難如登天。臣有這個名額,想給夫人娘家侄兒一個開眼界的機會,也盼夫人娘家有個出息人。”
國子監里能耐人多,拿著免試資格進去的草包也不少,哪怕再多一個都沒所謂。衛成有這個心,皇帝幾乎毫不猶豫的成全了。
當晚回去衛成心情就不錯,姜蜜一眼看出,問他在高興什么?
衛成讓她附耳過來,將這事說了:“你兄弟不是得了個兒子,叫進寶的?我同皇上求了恩典把咱們家的名額預留給他了。”
姜蜜愣怔住了,過一會兒才猶豫道:“這樣好嗎?”
“有什么不好?”
“我的意思是,硯臺和宣寶用不上,讓也該讓給姓衛的不是?我知道相公你憐惜我,不想看我娘家一直窮困,想出些力幫幫忙,可你這樣會遭閑話,大哥二哥知道又該不高興了。”
衛成牽著她坐下,不以為然道:“我的東西,愛給誰我說了作數,沒得讓別人替我安排。這事我想好了,也同皇上說好了,你回頭寫封信去告訴狗子,讓他好好學徒弟,這幾年抓緊把他兒子上京城求學的花銷掙夠。”
姜蜜想到狗子收到信之后可能有的反應……
為了還在吃奶的兒子,他也該拼命上進了。
這么想,如此安排倒是不錯。
姜蜜還是頭疼,覺得衛家這頭肯定會有看法,衛成無所謂的樣子,只是讓夫人寫信的時候提一句,請姜家那邊保守秘密,在進寶去國子監之前都不要對外宣揚,平常安分點,低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