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像咱家這樣的……能有戲?”
“所以說當官離我還遠,我想著走一步看一步,先把鄉試這關過了再說。”
衛成說到這兒,吳氏也緩過來了:“兒子心里有譜你瞎操什么心呢?當官不當官以后再說,反正只要能考上舉人,咱家的好日子就真要來了!三郎你說娘講得對不對?”
“是這樣?!睆膩碇挥懈F秀才,沒有窮舉人的。
吳氏還嫌不夠,又說了男人一嘴:“咱們啥本事沒有也幫不上忙,就別整天嘮叨,你把當官掛在嘴邊三郎聽了不緊張?緊張起來能考得好?”
衛父動了動嘴皮子,想說你當家還是我當家?我就念了一句還要挨教訓。
想想這婆娘的性情,算了,少說兩句。
所以說衛大郎降不住陳氏也是家傳,他爹就拿他娘一點兒辦法沒有,要說吳氏哪里比陳氏強。也就是沒摳到那地步,還有點眼力勁兒,知道當外人面要給男人做臉。
“不說這些,岳父家現在咋樣?”
衛父和吳氏同時看向姜蜜:“還是讓蜜娘來說,出事那天你爹帶著你兩個兄弟去看過,之后沒再去,后面兩回都是蜜娘自己去的?!?/p>
衛成看向姜蜜。
姜蜜擱在腿上的手緊了緊,說:“他們在大伯家借住,這幾天好像在挖值錢的東西,后面可能準備起新房。”
“起房?這節骨眼起不了吧。如今府城和縣城倒還熱鬧,鎮上已經有些冷清了,市集那邊都沒什么人,全回鄉準備搶收。收割,脫粒,晾曬,去殼,入倉……忙完怎么都是兩旬之后,跟著地里還有些活,全做完七月肯定過了,想請人蓋房子估摸要等頭年我成親那會兒?!?/p>
“要起個泥瓦房的話,還要提前跟燒窯的說好,訂下瓦片。瓦片易碎,從來是你說個數人家開窯新燒,沒有賣現成的。我記得爹當初為了給家里換瓦頂費了很大力氣,挨得近的周邊沒有磚窯,瓦片燒好要拉回來就不容易?!?/p>
衛父聽得連連應是,說沒錯,就是這樣。
先不說幫忙出力氣的,要起房子泥瓦匠肯定要一個,要黃泥,要瓦片,他家里什么都沒了跟著還要打家具,又要請木匠……就算從中秋開始忙,弄好咋說也是九月間了,哪怕動作再快姜父他們也得在兄弟家住三個月。他家啥都沒了,住兄弟的吃兄弟的,嫂子哪怕再慷慨,時間一長也不會給好臉色,想想真是個麻煩事,這房子不好起。
“要是親家攢得有錢還好,積蓄不多才難辦,他們要起房還得重新買塊地,原先那地方沒法用了?!?/p>
要買的東西就有這么多,想想看請人家幫你干活哪怕都是自家人,錢可以不拿,總得給口飯吃,不然誰愿意呢?
衙門賠那五兩不夠,咋說都不夠。
像他們啥都缺,哪怕先蓋兩間住著至少也要準備個二十多兩銀子。衛父受兒子點撥,粗粗一算,要這么多,他心里很替親家捏了把汗。
吳氏不像男人那么心寬,她已經擔心起來,怕親家求上門。
要是說缺人幫忙還好,忙過這段時間等后面閑了去個人給他幫忙沒啥,起兩間房也用不了多久,不耽誤事。要是來借錢呢?吳氏不敢借她,怕借出去容易收回來難,尤其是借給親家,收不回來你還不好翻臉,那多憋屈?
想到這些,吳氏又忍不住感慨,三媳婦哪兒都好唯獨娘家太差。
那頭完全靠不上不說,還反過來拖累人。
她又一想,三郎說得對,跟著就要搶收誰給你起房子?要起房咋說都要等忙完之后,到那時三郎已經回學堂去了,要是親家來借錢,吳氏就準備往兒子身上推,說錢都給他帶出門了,老話說的窮家富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