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面對的可是大明燕王,是陛下的親兒子!
這天下的王法,可不就是為了權貴而開的嗎?
這樣的事情在應天府可不罕見,大家都見多了
大家以為這一次的事情和以往也是大同小異,而在楊順親自出門迎接朱棣這位燕王的時候,周遭的百姓更是確認了心中的想法,大家的心中也并沒有什么不忿,甚至都能理解楊順。
這府尹大人,那也開罪不起燕王啊!
這都不是一個級別的!應天府府衙府尹,何德何能去審陛下的親兒子?
可就在大家以為事情很快就能有了結果的時候,不曾想場中局面突變,這三個硬剛燕王的儒生,居然大有來頭?甚至就連楊府尹都低頭以禮相待!
頓時大家就來了興致,一個個不由自主地看向了朱煐三人此刻場中所有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了朱煐三人的身上
周遭百姓心中盡皆好奇,楊順的言行引起了大家對朱煐三人的身份好奇
京城的百姓畢竟是有見識不淺的,有人從楊順的言語中猜出了朱煐三人的身份。
“原來是朱御史!”
“難怪了,居然是朱御史!”
“哪位朱御史?”
“還能是哪位朱御史?最近朝中風頭最盛的朱煐朱御史啊!”
“什么?是他?此次科考最盛名的便是他了!聽說這三國演義話本就是朱御史兒時所作!”
“三國話本?莫不是那茶館上說的三英戰呂布,桃園三結義?”
“對對對,就是這書,此書就是朱御史所寫!”
“這書居然是朱御史所著?這話本都在京城流傳多年了吧?這朱御史看著年歲也不大啊”
“要不怎么說兒時呢?聽說這朱御史年少時雙親重病,他一邊寫話本賣錢買藥,一邊暗自尋書苦讀,據說朱御史是那魏征轉世,看書過目不忘,未曾拜師就無師自通,雙親亡故之后苦讀數年,第一次科考便連過數關直入殿試,若非殿試上驚人之語,我想本屆狀元當屬他才是!”
“嘶!”
“這當真是文曲星啊!未曾拜師自學就能中第?這要是有人教導,那還了得?”
“誰說不是呢,朱御史性情剛直,孑然一身,這下這燕王怕是有麻煩了”
“”
周遭百姓的議論聲不絕于耳,字字句句自然也都落入到了朱棣的耳中
自從得到了朱樉入京且無恙的消息之后,這些日子以來朱棣一直都在趕路,朱棣一時間卻是忘了朝中的事情,而經周遭百姓這么一提醒,他也終于想起來了,臉色逐漸難看
就說朱煐這名字怎么這么耳熟呢,原來就是那殿試上的狂生!
朱棣雖然不在京城,但他在京城自然有消息渠道,而朱煐作為近些日子以來朝中的風云人物,朱棣從情報上自然是見過的,只是粗的一聽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經過周遭百姓這么一提,他才意識到這所謂的朱御史究竟是何人。
原來是那狂生!難怪頭這么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