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奉帝多次催促的根本原因。
大奉沒法拖,也拖不起!
冬天一來,怕是又要撤兵。
“那咱們后面咋辦?”
“高句麗自以為王城固若金湯,可裂痕往往會先從內部崩壞。”寧闕擺了擺手,淡然道:“我早早就和崔根碩聯系好,還資助了他們不少錢。等我們發起總攻時,他自然會出兵幫助我們。屆時里應外合,你說會怎么樣?”
“你記住了,不論任何國家或是勢力。如果只增加防守力量,永遠都是被動的。矛永遠都會強過盾,掌握矛的人方能掌握主動權!高句麗這種龜殼戰術對別人有用,對大奉沒有任何意義,只看大奉是否愿意付出代價而已。”
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也是寧闕的戰略思維。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你真厲害。”
“難怪父親一直都夸你。”
“還讓我跟著你好好學習咧。”
“跟著我?”
“對啊。”馮杰兩手攤開,笑著道:“父親知道你準備假死脫身,所以是特地讓我跟著。還說如果你去嶺南,肯定缺少人手,倒不如帶上我一塊去。就算后續馮氏真的遭逢不測,起碼還能留下我這根獨苗。”
“也行。”
“咱們兩兄弟正好做番大事。”
“有你幫忙,我能輕松不少。”
寧闕面露微笑。
馮杰能力肯定是有的。
“那你得說說,后續該如何做?”
“我前面已和鐵牛他們商量過。”寧闕看著地圖,輕聲道:“攻打進王城后,高蘇文必然會想法子逃出去。我這時候就領兵追擊,屆時就裝作故意中陷阱。雖然成功誅殺高蘇文,可最終卻葬身于火海。”
“那到時候我跟著一塊去。”
“行。”寧闕指向地圖,輕聲道:“你也可通知舅父,后續攻打王城必定是場硬仗。高蘇文這人很不簡單,也算是足智多謀。有他親自坐鎮,很多謀略都無法施展。我的內應是把尖刀,必須在關鍵時刻動手,才能有奇效!”
“我會轉告父親的。”
“嗯,你回去后就能起兵了。時間就定在二十天后,我們在高句麗王城附近集合。”
“沒問題!”馮杰是連忙起身,拍了拍寧闕肩膀,“壽伯已死,你也節哀。雖然說你千杯不醉,可是多喝傷身。咱們的當務之急是攻下王城,假死脫身。時間緊迫,我就先回去了。”
“這大晚上的路上也不安全,明早再出發吧?”
“哈哈,沒事的。”馮杰滿不在乎地揮手,“我在這高句麗都快大半年了,憋得是相當難受。好不容易等來總攻,那我肯定得趕回去準備。”
“那我安排些人護送你離開吧。”
“沒事,我都帶了人。”馮杰只是笑著擺手,“你就放心吧,我好歹也是將領,不至于連這些都記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