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宛舒推了推他,往屋里走,“好好好,我期待著呢!進去進去,我腳都凍冰了……”
新年的日子之后就過得飛快,趙宛舒每日里蝸居在家中居多。
便是去親戚家拜年也是趙三河帶著幾個兒子出去居多,其中以趙容則和趙榮貴居多。
因為趙榮康和趙容朗都得讀書,所以便也多數(shù)時候是在家中燃著火盆子烤火溫書。
開春后就是春闈了,趙容朗年后便也要下場試一試的。
故而近來他也是爭分奪秒在讀書,以求能夠榜上有名。
而元宵過后,趙容朗就得去宛城了,趙宛舒想來想去,每日里也閑著沒多大事兒,就與桑枝給她二哥繡筆袋扇套,繡的是蟾宮折桂的好兆頭。
趙宛舒不會繡花,最多做做縫紉,但桑枝卻是會的。
所以,便有了趙宛舒拿炭筆畫好圖案,縫好筆袋套子,再由桑枝繡出圖案,兩人聯(lián)手倒是也天衣無縫。
初八那日便是開春了,大雪也不再下了,外頭的雪也開始消融,天也越發(fā)的冷了。
是個好兆頭的日子。
也是林玉珠出嫁的日子。
趙家作為出嫁女方,也是該出席的。
雖然吵得不可開交,但林家對外的姿態(tài)卻還是和和睦睦的。
所以,這一日,林家上下還是熱熱鬧鬧的,眾人臉上都是帶著喜慶的笑容的,其中以林大嫂為最。
趙宛舒作為表妹,剛進林家,就被林大嫂送去見了林玉珠,話里話外是讓她陪一陪。
而趙容朗身為讀書人,則是安排去前頭幫著迎客的,等會兒新郎來了,兩個都是讀書人,也有話說,也好作為娘家人,意思意思地以文采堵下門。
她還特地囑咐一定要比較簡單的問答,以此也好彰顯出她閨女嫁的是有文化的讀書人嘛!
趙容朗雖無奈,卻也只能應(yīng)下。
其實他一開始是不想來的,想在家中溫習(xí),但林大嫂非得讓他一定來,為的就是捧女婿!
新房里布置得紅燦燦的,到處可見雙喜字,背后的被褥也都換成了大紅布。
林玉珠已然絞了面,臉上紅通通的撲了胭脂,唇上也是紅艷艷的,倒是比起以往的單薄,多了幾分喜色。
她發(fā)鬢別了兩支并蒂蓮的簪子,還簪著兩三朵紅花,身上的喜服倒是簡單的棉布裁制的,繡了幾朵并蒂蓮,寓意成雙成對,婚事美滿。
林玉珠也瞧見了趙宛舒,目光在趙宛舒頭上插著的幾根素淡的寶石簪子上劃過,眼底都是羨慕。
她還以為小姑會給些好的添妝,譬如趙宛舒那種寶石翡翠簪子也成,結(jié)果給的卻都是布料之類的,雖然料子是極好的,但她更喜歡的卻是珠寶啊!
布料他家可以買,但這些簪子珠寶卻價格昂貴,他家便是再疼她也舍不得買啊!
結(jié)果趙家卻那么不識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