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吧,咱們先做著試試。如果不成呢,也不過是浪費了點時間和兩筐地瓜,是不是?”
大家想想也是這個道理,而且又是村長媳婦出面召集的人,可信度也更高一些,一時還真沒人愿意退出去。
她們個個可都不是傻子!
趙宛舒可能會開刷她們,但絕對不敢騙村長家的!
霎時個個都安靜了下來,乖乖地聽從趙宛舒的安排。
這淀粉工藝不繁瑣,就是費事,好在而今勝在人多,做起來事也就方便快捷許多。
首先就是把地瓜都給洗刷干凈,然后把地瓜個個都切得碎碎的,盡可能得能有多稀碎就有多稀碎。
這些婦人個個都是做家務的一把手,這些做來那都是得心應手的。
很快,兩筐地瓜都被切碎成末,殘渣混著汁水統統倒入木盆里。
趙宛舒邊說邊讓她們往木盆里注水,用木棒把地瓜的殘渣上下攪拌。
這是為了讓這些殘渣里的淀粉被洗出來,都是力氣活。
等到洗完一遍后,趙宛舒讓余氏再換了個更大的木盆,然后把殘渣逐一進行過濾,過濾掉的殘渣避免浪費,又被多洗了兩遍,直到洗出來的都是清水了才作罷。
趙宛舒:“嬸子,你家里有沒有白礬石嗎?”
“有的有的,我去拿來。”余氏取了一塊兩個指甲蓋那么大的明礬,“夠不夠?家里只有這些了。”
“夠的。”
趙宛舒把明礬直接丟到渾濁的淀粉水里,“用礬石應該兩刻鐘差不多了,若是自然沉淀,最好是多一些時間,基本要一兩個時辰的,效果更好的自然是過夜。”
余氏眼見著時間還早,讓自家兒媳婦聽趙宛舒的話先去燒火,把兩個灶臺都給燒得熱熱的。
有了明礬,果真很快湊效了。
水幾乎是由肉眼可見地從渾濁變得清澈干凈。
趙宛舒招呼道,“來,嬸子們,勞煩你們把這木盆里的水倒掉。仔細些,動作要小些,不要讓水渾濁了。”
余氏和另外一個婦人兩個人合力抬起木盆邊,小心翼翼地倒掉了上層的清水,留下來的就是底部粘稠的白色沉淀物。
這淀粉最好是自然曬干,但一來趕時間,二來都傍晚了,太陽也不熱烈了。
趙宛舒想了個法子,讓她們把沉淀物挖出來,倒入灶臺里燒紅的大鍋里,用小火來慢慢烘干,雖然效果要差一些,卻不耽擱時間。
等到烘干后,得到就是一塊塊硬邦邦的白石塊。
趙宛舒拿鏟子砸出一塊來,探手抹了抹,底部有些焦,但整體卻是干燥的。
“成了嗎?”余氏問道。
“成了,這就是我開始說的地瓜淀粉。碾碎了就能做粉絲了!”
這忙活了一下午,眼見著東西出來了,大家都想看看勞動成果,紛紛探頭來瞧。
“給我看看,給我看看!這面可真白真細,就跟那上等精面粉一樣!”
“我瞅瞅,哎呀,摸起來好細膩咧!這做出來的粉絲得多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