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二湖舍不得花錢,不肯拿藥,也就花了不到半錢銀子。
這事兒傳到趙宛舒耳中,她也不意外,趙二湖愚孝,她這陣子算是領教了。
她之所以會幫趙二湖,也是因著趙青桃特地跑來通知她,她心里感激,才會說那么一嘴,這算是還了人情。
只是,他們自己不抓住機會,好好地拿些好藥治,那就不關她的事情。
建房子的事情歸入正軌后,趙宛舒的心思就放到了重新制藥的上頭了。
雖然拿回了二兩銀子,但是這點錢對于建房子來說,那都是杯水車薪的。
她有句話沒騙趙有根,那就是如今家里的確不夠錢建房子。
趙榮貴和趙榮康回來后,便把今天掙的錢交到趙宛舒手里,最近因著林彩云身體不適,這新房子的財務事情就落到趙宛舒手里了。
兩人也聽說了趙李氏又帶人來尋釁的事情了,趙榮康一頓義憤填膺后,然后就忍不住又提了一嘴讓趙三河回來的事情。
他邊幫著數錢,邊抱怨,“若是爹和大哥在家就好了!”
“姐姐你現在又要忙活做藥,又要照顧家里,還得應付奶奶他們,若是爹在,四叔和奶奶根本不敢這么明目張膽來鬧騰了!”
“那樣,娘也不會被大伯娘推得動了胎氣!”
想到這些,趙榮康就惱火,就是因為動了胎氣,他娘現在這胎就特別不穩,動不動就得躺著。
趙宛舒邊把銅錢用線串起來,這一吊錢傳好了才好去換銀子的。
“是啊,我今兒個讓爺奶把分家的錢還了,后頭恐怕也不得安寧!若是爹能在家坐鎮,那就輕松多了。”
她也能安安分分地想掙錢的事情了!
“可不是,礦上每天也就三十五文錢,咱們家還得提心吊膽的。若是回來,便是看著建房子,這也能省十五文銅板啊!不比在礦上賣命強!”
趙榮康自從開始擺攤,口袋是一天比一天鼓,自然是看不上那點小錢。
趙榮貴撓了撓頭,憨憨道,“可上回我和曹叔都去請過了,爹他不是死活都不相信啊!”
趙宛舒把最后一吊錢串好,“好了,今天一共掙了七百八十二文錢,比前陣子稍微少了點。但還是不錯的收入!”
“最近鎮上有人模仿做咱們這涼菜,好在他們學了個皮毛,根本沒有咱們家做得好吃,但就是便宜,也是分走了不少人。”趙榮康懊惱道,“酸梅湯也是不如從前了。”
他們兩個半大的孩子把涼菜賣得火火熱熱的,難免就有人眼紅,這腦子轉得快的人也有,買了幾回,自己回家琢磨了下,就開始也有樣學樣的。
這多來幾家,鎮上人就那么多,難免就分走了人流,生意也就差勁了。
趙宛舒也不意外,她也沒想著靠涼菜這生意吃到底,“這吃食生意本來就是如此,涼菜本來也不是特別有技術含量的,只要用心琢磨,總是能鉆研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