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你們能尋到更多的人工,那自然是更好的,這進度也是能趕一趕的,趕到入冬前也是不成問題的。”
時下建房子基本都個月才成,基本是為了省錢,少請了些人也能省錢,加上自家也用工,拖拖拉拉的也就時間長了。
但要是趕時間的,也可以多請人,只是相應的花費也會高許多。
苗正陽道:“村里現在還沒正式進入秋忙,村里多的是人想來干活,這可比去鎮上自己尋活計輕松得多。這個阿宛你不用擔心,你盡管告訴我要用多少人,我這給你尋些絕不偷奸耍滑的來。”
農閑的時候,多數身強體壯的人都想出去尋活計干著貼補家用。但鎮上用人有限,且多數時候用熟不用生的,就導致很多人閑賦在家的。
苗正陽只要號召一聲,多的是人前來。
“去鎮上干活一天一般是十五個銅板,若是在村里干活,賣點力氣而已,還是便宜些的,基本也就十二三個銅板,管頓飯就成。”
趙宛舒點了點頭,又問了吳忠明大概需要多少人工,確認清楚后,才讓苗正陽幫著招人。
“苗叔,我家找的人就不管飯了,但我家補貼兩個銅板,一天十五個銅板。”趙宛舒說道。
苗正陽驚訝,“這都趕上鎮上干活了?阿宛,你費不著花那么多錢。做飯你尋個相熟的人家幫忙,出點錢也用不著多余補貼……”
趙宛舒搖了搖頭,“不必這么麻煩。這干活都得賣力氣,如果吃得不好,難免也有怨言,但頓頓吃肉,與工錢也差不離,倒不如他們自行解決。”
而且尋人家幫忙做飯,里頭牽扯的事情太多,還容易得罪人,更欠人情。
趙宛舒不喜這種方式,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她就不喜歡欠人情。
再來,這額外給了飯錢,在外人看來,那就是加了工錢的,這干活自然也就更有勁兒了。至于這錢他們是用來加餐還是如何,她也管不著。
苗正陽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他點了點頭。
“好,我回去就給你尋人。”
苗正陽辦事還是很靠譜的,既然答應了,那尋的人肯定是好的。
吳忠明也沒想到趙宛舒那么著急,讓他第二天就帶人來上工,他本來還想休息一兩天。不過,有錢掙便是不歇息也沒關系,趙宛舒給的工錢還是很實在的。
第二天,村里上下都知道,原本窮得叮當響的趙家三房,居然買了地要蓋新房子啦!
這就跟團颶風一樣,一下子就席卷了整個梨花村。
這三房不是還欠著外債嗎?欠了好幾十兩來著,欠債不還就先蓋房子了?
就有好事人家去問,結果卻從那些借錢人家得知,趙家三房已經把欠債都給還清了。
要知道那可是幾十兩銀子啊!
這不但能還清錢,還能買地蓋房子,這一溜下來,少說也得要百來兩銀子吧!
這趙家三房哪兒來的錢啊?明明月頭還在到處跟人借錢看病,難道那都是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