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趙宛舒從掙的一錢銀子里出的。
趙宛舒的原話是這樣,“咱們掙錢就是為了花用的。三哥你今天打了一天柴火,肩膀都給挑紅了,吃個肉包子犒勞自己,這樣才能有更大的動力掙錢啊!”
趙榮貴總覺得她的話有哪兒不對,但也說不出來什么,只低頭啃起了包子。
肉包子肯定是干巴巴的白饅頭好吃的,里面的肉都是真材實料的,扎扎實實的。
肉包子也有男人拳頭大,賣五文錢一個也不算太貴。
反正趙宛舒吃了一個后,就撐得不行不行的。
簡單吃過中飯后,兩個人就結伴去藥鋪給林彩云抓藥了。
劉大夫的藥都是自己上山采的,但前陣子梅雨天,他也沒空上山采藥,家里的藥材就空了。
再來他也不是靠賣藥掙錢的,而是靠看診。
所以,他只讓藥童送了一貼安胎藥過來,那還是擠出來的,余下的還是得他們自己去藥鋪抓。
而趙宛舒還想買點別的藥材,做點效果更好的止血膏來。不然就憑那劣質的止血粉,也不知道趙容朗身上的傷何時才能好
百花鎮是附近最大的鎮,人流量大,那店鋪是應有盡有的,藥鋪都有好幾家。
趙宛舒打聽過了,這藥鋪分為兩種,一種是私人營業的,是連著醫館,請了坐堂大夫的,一般藥錢會稍微貴一些。
而還有一種則是朝廷設下的,名字都取為大通藥鋪,不帶醫館大夫,只純粹賣藥材。據說是純善皇后在位時為窮苦百姓謀取的福利。
但現在的大通藥鋪不如純善皇后在位時的風光,鋪子里的藥材雖然比周邊的醫館價格低一些,但會收購其他藥鋪因為保存不當而壞掉的藥材濫竽充數。
這名聲也就慢慢的不好了起來。
趙宛舒沒有貪圖便宜,直接去了在百姓中口碑還算不錯的平安堂,這藥當然是要買好的。
不然貪便宜,很容易事倍功半。
平安堂據說是個百年老店,所處的位置也很不錯,占了兩個鋪面,遠遠就能看到掛著的牌匾。
趙宛舒進門,四處打量了下,醫館很干凈,側面開辟的是給坐堂大夫看診的地方,不過現在沒有坐堂大夫。
只有旁邊柜臺后一個小藥童,正腦袋一點一點的打瞌睡。
趙榮貴敲了敲木制柜臺,驚醒了那小藥童。
對方打了個哈欠,揉了揉眼睛,“范大夫不在,你們要看診得晚點來了。”
“那能抓藥嗎?”
小藥童伸了個懶腰,站直了身體回道,“抓藥我能抓的,不過你們得有藥方。”
“有的。”趙宛舒把藥方遞了過去,“麻煩照著這藥方,給我們抓五貼藥。還有,我們還要買點別的藥材,我能口述給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