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官道上來了個行色匆匆的中年婦人,婦人臉色灰撲撲的,走近城門才斂了亂發,整理衣襟。
她小聲和官差說了什么,官差不耐煩把她推在地上,一支金釵隨之掉出來。
梨花靈光一閃,三兩步跑過去扶起婦人,“哎呀姐姐,我可算找到你了。
”婦人不明所以剛要開口,梨花哭哭啼啼打斷她:“即便爹娘不同意你和穆郎君在一起,你也不該偷偷出走,我知道你要進京尋穆郎君,我陪你一起。
”說話間,婦人已經被梨花拉回到官差面前。
梨花從小包里取出一份文書,官差打開,上面赫然寫著方梨的名字。
她心里默念:對不起方梨,借你身份一用。
官差道:“你們兩個人,只有一份路引?”梨花抹抹不存在的眼淚道:“走得匆忙,只帶了我的。
官爺放心,我們都是好人家的姑娘,從容縣過來的,住在書塾后頭,您一打聽就知道。
”“爺還得給你打聽身份?”官差把路引丟在地上,梨花不惱,彎腰撿起路引,順勢將婦人的金釵塞進他手里,“您通融通融。
”金釵沉得壓手,官差眼珠轉了個彎兒,遞給旁邊小吏一個眼神,小吏心領神會,“城里路雜,兩位跟我走吧。
”梨花心里嘆氣,果然有錢能使鬼推磨。
婦人雖然奇怪這個不知何處蹦出來的“妹妹”,但她能把自己帶進去,便也不再多說什么。
目送人離開,官差掂了掂手里的金釵嗤笑:“又是兩個想蒙混進京的,自尋死路。
”青陽關依山而建,城不大路卻很復雜,梨花和婦人跟著那小吏一路走,店鋪幌子招展,商販走街串巷,比容縣更熱鬧,梨花摸摸這個看看那個,哪一樣都新鮮。
婦人說自己叫盈娘,進了青陽關她臉色好了許多,一邊走一邊給梨花介紹好吃好玩的東西。
三人七拐八繞,到一處巷口,盈娘忽然停下。
“官爺,我記得京城往東走,現在卻一路往南,莫不是您記錯了路?”梨花這才注意到路人越來越少。
“沒錯,跟著走就行。
”小吏不在意地應了一句。
梨花沒多想繼續跟著走,盈娘卻定住不動,拉起梨花往反方向跑。
小吏嘴一撇,“想跑?遲了。
”他手背在身后,旁邊巷子里瞬間鉆出幾個人堵住她們的去路。
就這樣,兩人被押進一間廢棄的民房。
民房院子不大,只隨意搭了幾間草棚,草棚里窩著二三十個衣衫襤褸的人。
梨花大喊救命,卻被守在門外的小吏無情堵回來,“別折騰了,你們很快就能出去。
”這時,外頭進來個提著木桶的小吏,他把木桶里的東西往外倒,湯湯水水倒了一地,草棚里的人一擁而上,抓起什么吃什么,抓不起來就趴在地上舔。
站在門口的梨花和盈娘被擠在一旁,梨花看著這幅場景,臉皺成一團,就是乞討也不用在地上舔吧,這到底是個什么地方?眾人吃干凈了,又窩回原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