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喬誤會了因果關系,還以為是因為孫紹,而導致周瑜與孫權起了矛盾。
實則不管有沒有孫紹的事情,孫權都會對周瑜削權。
但小喬有句話沒說錯,放眼整個江東,也只有周瑜能夠庇護大喬母子。
大喬幫助周瑜,其實就是幫助自己、幫助孫紹。
“那就好。”小喬隨即道:“事情有些復雜,今晚我就留下,咱們姐妹好好商議一番。”
既然孫權不仁,就休怪周瑜不義,借大喬實行反擊計劃
——————
江畔。
一艘快船停靠碼頭,船上二人順利上岸。
“公子,在荊州好好的,干嘛跑來江東?”小廝不禁抱怨。
“別看荊州現在風平浪靜,即將會有大戰上演。”公子侃侃而談,“現在不趕緊離開,待到開戰后長江封鎖,想走都走不了。”
“哪有什么大戰?”小廝反駁道:“劉琮明明已經投降了。”
“你懂個屁!”公子訓斥道:“劉琮雖然投降,但曹操又要進攻江東,此戰會在江夏郡內爆發。”
“萬一江東也投降呢?”小廝嘴硬道:“聽聞孫權與劉琮年紀相仿,說不定是一路貨色呢。”
“你說的有可能,不過江東尚有一人在,就絕不可能束手投降。”
“誰?”小廝頗為好奇。
“江表周郎!”公子自信道:“不管孫權是何態度,此人斷然不會投降。”
說話間,主仆二人已經從江畔走到城池附近。
一張告示貼在顯眼位置,引得眾多人前來圍觀,主仆二人見狀默契止步,打算看個熱鬧。
“周公瑾貼出告示,公開為孫伯符的兒子聘請良師,不知孫仲謀作何感想?”
“看來這江東也是暗流涌動啊”公子說著抬腿,道:“走!”
“去哪?”小廝連忙跟上。
“大都督府。”公子搖頭晃腦,“周公瑾不是要聘請良師嘛,正好過去。”
“往日要見周郎可不容易,這次還真是巧了,待見過之后,正好留在他府上避難。”
小廝提醒道:“萬一人家不收留怎么辦?”
“哼,除非周郎有眼無珠,否則絕不會慢待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