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邊能出資1000萬…楽視能出多少?”
“1000萬還不夠拍一部青春校園片?”
沈沫搖頭:“不夠的…我們算了一下,光是支付幕后陣容的酬勞就要700萬起步!”
“這么高?你們打算找誰?”
“用最好、最專業的幕后人員!”沈沫補充一句:“您也知道沈言是第一次拍戲,肯定需要行業里專業的人指點…執行導演我們準備找五個!”
“…那么多執行導演…”張昭忍不住來了句:“這個電影還是你拍的嗎?”
“必須是我的電影!”沈言笑了笑:“只能是我的電影,否則,不好賣的!”
“那倒是…《那些年》這部電影,最開始的賣點就是九把刀…”
“…而且,我得保證一個月拍完…”
“這么急?”
“也不是著急,女主角我找了上戲大二的女學生,叫肉巴…要是拍攝時間長的話,她還得請假…”
“你都找好角色了?我可以看看照片嗎?”
“當然。”
沈言示意姐姐把肉巴的資料拿出來,張昭看了看,不置可否,又問了句:“那你準備什么時候拍?”
“12月月底吧…我簽售活動還有半個月,結束之后,我先分解劇本,然后匯合攝影師做前期勘察、具體的選址…”
這段,沈言說的比較專業…
其實,這玩意算是常識,電影籌備,第一件事情是分解劇本,重要的是分解出場景。
分解出所有場景后,制片組才能把變量逐一添加進去了。
變量指的是外景地之間的距離,拍攝時間是白天還是黑夜,室內或室外,外景地何時可用;
緊接著再考慮演員:哪天可以拍片,哪些人需要一起合作等等。
隨后就可以把所有內容整合起來了,做成一張總制片表,并制定出詳細的拍攝計劃。
為什么這件事要第一個做?
這樣制片人才能根據清單和拍攝計劃,制作出預算方案!
張昭顯然是懂這些的,聽到沈言的話,他道:“所以,具體的預算,你們并沒有算清楚?”
“…主要明星陣容還沒確定…”
“這倒是…”張昭追問:“劉得華客串這個事,你跟他談了沒?”
“還沒…主要我沒他的聯系方式,張總可以幫忙聯系一下嗎?”
“…這個應該沒問題…我跟他雖然不太熟,但你的劇本不錯…而且女主角還是他的粉絲…”張昭又問:“那男主角呢?”
“我自己來演!”
張昭眼睛一亮:“…自導自演…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