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但凡活下去,那么朱允炆永遠只是一個藩王罷了。
只要他還在,歷史的車輪,就不會按照原來的軌跡行駛。
他會保護自己的弟弟朱允熥,也會保護大明朝。
一頓飯下來,眾人吃得是五飽六飽,心滿意足。
“這東西,真是神了。”朱元璋擦了擦嘴,心滿意足的拍了拍肚子,“又好吃,又管飽,簡直是造福百姓的圣物。”
朱標聞言,也是連連點頭。
“等到這兩種糧食推廣開來,以土豆和紅薯的飽腹感和味道,大明百姓再也不用挨餓了。”
太子妃呂氏,這個時候早就忘了這東西有沒有毒了。
也沒有再提過這事。
她已經被這味道給打敗了。
太好吃了。
隨即呂氏也不禁附和道。
“臣媳從未嘗過如此美味,這東西若是能推廣開來,天下百姓定能安居樂業。”
雖然這種話是場面話,誰都清楚的道理,但也是事實,當一種糧食畝產量高,飽腹感高,同時也很美味的情況下,百姓們豈能不安居樂業?
若是人人都有飯吃。
確實就沒有人造反了。
當年朱元璋若非是被逼得實在是沒辦法了,也不會走上造反這條路。
當然了,屁股不同,想法不同。
當年朱元璋是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覺得造反是好事;可現在朱元璋是皇帝了,自然不希望百姓在大明朝造反。
“好吃,好吃”朱允炆和朱允熥兩個小家伙,這個時候也吃得小臉紅撲撲,手里還拿著沒吃完的紅薯,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著。
一家六口,其樂融融。
朱元璋心情很是不錯,可能這就是天倫之樂吧。
而,也就是在這其樂融融的氛圍中。
朱標的心中忽然想到了什么。
他方才在文華殿處理政務,心中一直在為大明寶鈔的問題而煩憂。
寶鈔確實已經成為了大明朝的一大積弊。
再不改革,必將釀成大禍。
朱雄英之前提出的改革方案,他仔細看了良久,心中也盤算過來,這確實是一個可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