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監(jiān)國太子。
他這些天為糧食的事情愁壞了。
大災大難,民間各處需要糧食。
可大明朝的糧食儲備并不多。
因為也不知道為何,這些年來,氣候偏向于寒冷。
不過,朱雄英是從哪里弄到的這紅薯、土豆的種子?
自己研究出來的?
朱標心中震動之余,轉頭看向朱雄英,問道:“雄英,這是怎么做到的?你是如何讓這些糧食畝產(chǎn)如此之高的?”
朱雄英很是平靜的恢復道:“父王,這是兒臣自己培育出來的新型糧食。”
“這東西,確定能吃?是否會有毒性?”
來的路上,呂氏和他提過這事,說朱雄英讓御廚們用土豆和紅薯制作了一些菜,而父皇讓他過來,也是為了品嘗這些食材,但這并非經(jīng)過御醫(yī)和御廚們的檢驗,到底能不能吃、吃了有沒有事,誰也說不準。
“肯定能吃。”朱雄英又和朱標解釋了一番。
也就在這個時候。
漸漸的。
一股醇厚的香味,傳了過來。
土豆和紅薯,不僅僅能讓人管飽肚子,從某種意義上,它們確實很好吃。
色香味俱全,用在它們的身上一點也不為過。
烤紅薯的甜香,土豆片的清香,就這么飄了過來。
這股味道直沖鼻腔,令人味蕾大動。
不多時。
宮人們就將制作好的美食端了上來。
酥脆的炸土豆片,在盤中堆成小山,泛著誘人的油光。
香氣撲鼻的小雞燉土豆,湯汁濃稠,雞肉軟爛,土豆綿軟。
最吸引朱元璋等人的,就是烤得焦黃的紅薯,表皮已經(jīng)裂開,露出里面金黃的瓤,散發(fā)著甜甜的熱氣。
然后就是切成細絲的土豆,拌著香醋和蒜末,看起來就很好吃。
看著這些秀色可餐的食物,朱標和呂氏其實已經(jīng)有些想品嘗品嘗了,不過理性還是讓他們猶豫。
他們還是有些擔心。
可朱元璋卻不管。
說白了,他從百姓到了今天的皇帝,各種場面見識的太多了,哪有什么不能吃的、不敢吃的?他就不信了,這種聞起來就香的東西,能有毒?
朱雄英確實年紀小,但絕對不是什么不懂事的孩子,能害他朱元璋?
御廚們是傻子,有沒有毒他們檢測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