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他將具體的殿閣名稱和位置,一一說了出來。
“華蓋殿,紫微垣帝星之位,位于奉天殿后的內廷主殿,作為大學士的核心議事之地。”
“謹身殿,修德自省之地,位于華蓋殿北側,以示居安思危。”
“武英殿,武備韜略之所,位于右順門西側,以示文武并重。”
“文淵閣,典籍秘藏之府,位于左順門東南,以示學問淵博。”
“東閣,翰林議政之堂,位于文華殿南側廡房,作為翰林議政之所。”
朱標的話音落下。
工部尚書便隨之出列,微微躬身,高聲領命。
朱雄英就在旁看著,今日算是徹底的罷黜四輔官制度了,殿閣大學士制度將確定。
嗯。
這則小型積弊,算是完成了吧?
國運值啊,快快到賬吧。
等不急了!
數日后,第一批殿閣大學士的名單確定下來。
太子朱標親自遴選了七位出身翰林院的年輕官員,將他們提拔入閣。
宋訥,授予文淵閣大學士,原翰林學士。
吳伯宗,授予武英殿大學士,原翰林檢討。
鮑恂,授予謹身殿大學士,原待詔。
全思誠,授予文華殿大學士,原典籍。
李翀,授予東閣大學士,原編修。
朱善,授予文淵閣大學士,原修撰。
張長年,授予東閣大學士,原侍書學士。
隨著這份名單的公布,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心中心緒不靜。
這些人,皆是平日里名不見經傳的翰林院官員罷了。
平日里甚至連見他們一面的資格都沒有。
現在可倒好。
搖身一變,成為殿閣重臣。
這讓不少人心中五味雜陳起來。
舊的制度被廢除,新的制度剛剛建立。
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處,這殿閣大學士制度,真的能如皇長孫所說的那般,讓朝政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