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聞言,心中一動。
他想要的,可不是這些俗物。
現(xiàn)在,正好可以提出下一步的想法。
他抬起頭,對上朱元璋的目光,聲音清脆,道:“皇爺爺,孫兒不要金銀珠寶,也不要稀世珍玩。”
“哦?那乖孫想要什么?”朱元璋來了興致。
朱雄英深吸一口氣,一字一頓地說道:“孫兒只求,皇爺爺能賜予我,自由出入寶源局的權力。”
此言一出,朱元璋和朱標皆是一愣。
寶源局,是大明朝專門負責制造火藥、火器和火銃的重地,戒備森嚴,非圣旨不得擅入。
一個八歲的孩子,為何會對這個地方感興趣?
朱元璋眉頭微皺,不解地看著朱雄英,問道:“寶源局?乖孫,你要去那地方做什么?”
“皇爺爺,自洪武五年嶺北之戰(zhàn)大敗之后,我大明朝的軍事戰(zhàn)略,便從主動進攻轉為了以守為主,在這種情況下,朝廷對火器的發(fā)展,已不再像開國之初那般重視。”
朱雄英緩緩道來,“但孫兒以為,這并非長久之計,北元殘部仍在,倭寇時有侵擾,西南邊陲亦不安穩(wěn);固守一隅,終究是被動之舉。唯有以強悍之武力,方能震懾四方,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沉重:“如今我大明寶源局所造火器,仍停留在開國時的水平,甚至有所退步,火銃的射程、準度、威力皆不盡如人意,火藥的配方,也因長久未曾改良,而變得陳舊落后。”
“長此以往,我大明將士們手持落后的火器,如何能抵擋敵軍的鋒銳?每一次戰(zhàn)事,都將耗費更多的軍餉,犧牲更多的將士生命,這不僅是對大明財政的巨大消耗,更是對將士們鮮血的漠視!”
聞言,朱元璋眉頭皺了皺。
大明朝之所以現(xiàn)在不重視火器,是有原因的。
洪武五年那場慘敗,他每次回想起來,其實心中至今仍有不甘。
當時,明軍輕敵冒進,在嶺北被元軍伏擊,損失慘重。
自那以后,他便對冒進的軍事策略心生戒備,轉而重視防守,也因此,對火器的發(fā)展,便不再如開國時那般上心。
他認為只要守好國門,發(fā)展民生,便是萬全之策。
現(xiàn)在朱雄英的這番話,倒是讓他想到了很多,大明朝確實可以守好國門,發(fā)展民生,但這并不代表著,要停止對于火器的發(fā)展、改革。
朱標這邊,聽了朱雄英的話后,心中也不禁思索起來,大明的火器現(xiàn)在確實已經漸漸落后不少了。
除了深思,就是心中微微震動,一個八歲的孩子,竟能將大明朝的軍事現(xiàn)狀分析得如此透徹。
朱雄英的這番話,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敲在了朱元璋和朱標的心頭,他們不禁同時看著眼前這個年僅八歲的孩子,心中震動的同時,一股強烈的驕傲油然而生。
這孩子,小小年紀,就心系大明朝的軍事國防。
這份胸襟和見識,簡直是聞所未聞。
更重要的是朱雄英的責任心,這證明朱雄英是一位合格的皇嫡長孫,是一位心系天下的皇家傳人。